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人人都說這是個大數據的時代,我們在網上花費的每分每秒、每個行為都待人發掘與分析,變成具價值的資訊,影響不同企業甚至國家的政策方向,就如舊世界裏的石油一樣,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因此,要保存和處理這些大數據,數據中心不可或缺。本港電訊基建配套、數據安全及網絡傳輸等表現處於領先水平,成功吸納不少海外及國內公司建立數據中心。當中,乘着2000年科網股浪潮於創業板上市的新意網(8008),打着電訊中立旗號吸客,未有隨着科網股爆破而殞落,反而不斷壯大,迎接下一波資訊科技洪流。
明報記者 溫婉婷
新意網為新地(0016)旗下的資訊科技公司,若計及即將於今年中落成的將軍澳數據中心MEGA Plus,公司將有5間數據中心。按容量劃分,新意網市佔率將提升至20%,超越日本電信電話(NTT)成為全港最大的數據中心營運商(見表)。新意網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任景信稱,近年雲端技術發展一日千里,對數據中心需求亦會增加,按公司的收入及客源計算,呈現雲端、電訊及金融機構三分天下的局面。「5年前一般企業一個rack(機櫃)大概用1.5至2 KVA(千伏安),用量已算偏高;現時雲端服務商普遍要用10 KVA,甚至有服務商要求用到20 KVA,平均用量增長達5至6倍。」
根據通訊辦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0月,本港共有10個海纜系統,接駁至北亞、美洲等地。由於香港通訊及網絡發展良好,乃不少雲端服務商首選地,中國內地企業如互聯網三巨頭「BAT」(即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銳意走向全球化,拓展海外市場,為了確保數據傳輸速度,均需要在港租用數據中心;而海外企業要進軍中國內地亦然,「尤其內地電訊市場並不特別開放,基本上只有3家,所以在香港數據中心作接駁點,對通訊覆蓋及數據保障均有幫助。」他續稱,新意網乃本港首間標榜電訊中立的數據中心營辦商,即無任何電訊業務背景,「我們搶到『頭啖湯』,自然可吸納不同公司採用我們的服務,漸漸累積了一個很好的社群聚集。」
手機數據用量飈 雲端需求增
雖然雲端技術發展來勢洶洶,但任景信認為,來自電訊商對數據用量的需求亦會愈來愈大,主要是基於手機的數據用量呈爆炸性增長,而且與雲端技術密不可分。從最初的語音通訊,發展至通過數據進行溝通的短訊;而在智能手機面世後,就從短訊發展至相片傳輸,以至後來的短片甚至直播,每一個發展階段的數據用量增長已經達千倍。「最重要的是,為了追求更佳的用戶體驗,每一個檔案都會通過雲端技術複製出數個複本,方便用戶在不同地方存取,所以用量增長更大;不然收看短片時每每遇到buffering(緩衝)用戶已經想轉台。」
看好物聯網前景 增建設迎新浪潮
至於未來兩大增長方向,他預計將會是物聯網(IoT)及電子競技。他認為,現時仍然着重人與設備的交流,物聯網將會迎來設備與設備交流的嶄新世界,包括智能設備及隨之而來的智能家居及智慧城市等概念,「(物聯網發展)一定會發生,正如從前大家提起雲端服務都『一嚿雲』,誰想到今天會廣泛應用,而物聯網亦然,我們會做好基本建設,協助客戶迎接新一波浪潮。」此外,近年電子競技增長凌厲,不少平台轉播明星及電玩名人玩遊戲,成功吸引大批觀眾訂閱,甚至花錢贈送網上虛擬禮物,為這些平台帶來豐厚收入。
雖然這些平台的規模不大,但任景信強調不會因應客戶公司大小而有偏頗,「以往我們有不少客戶的用量都很少,但卻在短短幾年增長過百倍,成為主流客戶;現時不少大型雲端服務商,10年前都是芝麻綠豆的小公司而已。」他笑言。
[上市公司專訪]
明報記者 溫婉婷
新意網為新地(0016)旗下的資訊科技公司,若計及即將於今年中落成的將軍澳數據中心MEGA Plus,公司將有5間數據中心。按容量劃分,新意網市佔率將提升至20%,超越日本電信電話(NTT)成為全港最大的數據中心營運商(見表)。新意網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任景信稱,近年雲端技術發展一日千里,對數據中心需求亦會增加,按公司的收入及客源計算,呈現雲端、電訊及金融機構三分天下的局面。「5年前一般企業一個rack(機櫃)大概用1.5至2 KVA(千伏安),用量已算偏高;現時雲端服務商普遍要用10 KVA,甚至有服務商要求用到20 KVA,平均用量增長達5至6倍。」
根據通訊辦資料顯示,截至去年10月,本港共有10個海纜系統,接駁至北亞、美洲等地。由於香港通訊及網絡發展良好,乃不少雲端服務商首選地,中國內地企業如互聯網三巨頭「BAT」(即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銳意走向全球化,拓展海外市場,為了確保數據傳輸速度,均需要在港租用數據中心;而海外企業要進軍中國內地亦然,「尤其內地電訊市場並不特別開放,基本上只有3家,所以在香港數據中心作接駁點,對通訊覆蓋及數據保障均有幫助。」他續稱,新意網乃本港首間標榜電訊中立的數據中心營辦商,即無任何電訊業務背景,「我們搶到『頭啖湯』,自然可吸納不同公司採用我們的服務,漸漸累積了一個很好的社群聚集。」
手機數據用量飈 雲端需求增
雖然雲端技術發展來勢洶洶,但任景信認為,來自電訊商對數據用量的需求亦會愈來愈大,主要是基於手機的數據用量呈爆炸性增長,而且與雲端技術密不可分。從最初的語音通訊,發展至通過數據進行溝通的短訊;而在智能手機面世後,就從短訊發展至相片傳輸,以至後來的短片甚至直播,每一個發展階段的數據用量增長已經達千倍。「最重要的是,為了追求更佳的用戶體驗,每一個檔案都會通過雲端技術複製出數個複本,方便用戶在不同地方存取,所以用量增長更大;不然收看短片時每每遇到buffering(緩衝)用戶已經想轉台。」
看好物聯網前景 增建設迎新浪潮
至於未來兩大增長方向,他預計將會是物聯網(IoT)及電子競技。他認為,現時仍然着重人與設備的交流,物聯網將會迎來設備與設備交流的嶄新世界,包括智能設備及隨之而來的智能家居及智慧城市等概念,「(物聯網發展)一定會發生,正如從前大家提起雲端服務都『一嚿雲』,誰想到今天會廣泛應用,而物聯網亦然,我們會做好基本建設,協助客戶迎接新一波浪潮。」此外,近年電子競技增長凌厲,不少平台轉播明星及電玩名人玩遊戲,成功吸引大批觀眾訂閱,甚至花錢贈送網上虛擬禮物,為這些平台帶來豐厚收入。
雖然這些平台的規模不大,但任景信強調不會因應客戶公司大小而有偏頗,「以往我們有不少客戶的用量都很少,但卻在短短幾年增長過百倍,成為主流客戶;現時不少大型雲端服務商,10年前都是芝麻綠豆的小公司而已。」他笑言。
[上市公司專訪]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