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ays of Seeing﹕走向新夢工場長青網文章

2017年0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7年01月22日 06:35
2017年01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又到電影頒獎典禮季節,無論是荷李活或香港電影,每年都有新晉電影人嶄露頭角,然而對於電影業出路總是離不開創意、市場,夢想和現實如何平衡?去年訪問了一位將退休的資深電影教授,他重視內容、故事,鼓勵新一代電影鎅妗e工作者堅守紮實的電影語言功力,不要盲目追隨技術,深信好作品才是穿越文化、地域,以至開拓新市場的重點。這讓我想起在Eye Filmmuseum看過的展覽,有新生代錄影視覺,還有推廣學院作品的Research Lab計劃。


無論你是不是電影迷,Eye Filmmuseum(下簡稱EYE)都是認識電影藝術的好地方。位於阿姆斯特丹火車站對岸,建築物由維也納建築工作室Delugan Meissl Associated Architects操刀,外貌如白色飛船,設計簡約、前衛,備有寬闊展示空間,無敵全景海岸餐廳,播放世界各地藝術電影的戲院,集展覽、戲院、教育、娛樂於一身,全年無休,免費開放。(電影放映和展覽除外)


夢工場的背後

EYE於2010年易名,前身是Dutch Filmmusem,館藏來自1946年成立的the Nederlands Historisch Filmarchief ,包括電影海報、播放器材,與荷蘭電影文化相關的影片和物件,還有每年新發行的荷蘭電影副本。電影要與時並進,其面向多元且廣闊,如何讓大眾了解夢工場的過去?電影與智能手機中隨手可及的短片有什麼分別?位於EYE地下的Panorama常設展,利用了有趣的展示方式,將電影工業故事帶進日常生活,解答問題。


展覽先以舊電影器材介紹歷史,35mm Mitchell攝影機、默片時代的Mutoscope、Kinamo簡便攝影機。另有全方位電視銀幕裝置,可播放近百部電影片段,讓觀者透過翻書和綠屏技巧,在互動裝置上製作拇指電影(thumb cinema)。最有趣的則是位於Arena樓梯的Storybench,透過耳筒播放經典名片包括Jaws、China Town、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的幕後製作故事和導演自白。


新生代探尋

專題展覽則採用獨立策展方式,每年精選電影導演如費里尼、安東尼奧尼、寇比力克、貝拉塔爾等製作專題展,也有荷蘭新一代電影工作者、錄像藝術家聯展,近年因為當代影像工業創作思維和模式轉變,電影、錄像、視覺藝術之間的界限消失,新一代創作人將不同媒介混合、利用多媒體和藝術裝置方式表達意念。由Melanie Bonaijo自傳式女權實驗電影Night Soil–Economy of Love、Janis Rafa批判地中海意外的詩意影片Requiem to a Shipwreck、 Zachary Formwalt深圳股票交易所紀錄片Unsupported Transit,題材種類豐富,道出獨立電影和藝術創作的新方法。展場角落的Research Lab,專門展示學院學生作品,每兩星期換一次。我參觀時看到AKV/ St. Joost的學生作品There's something about my family,他們以Ingmar Bergman作品Marriage為文本,製作了十多部以不同媒介表達,玩法多變。博物館不只有舊東西,還有未來。


INFO

EYE Film Museum

地址: LJpromenade 1, 1031 KT Amsterdam

開放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7時

查詢:www.eyefilm.nl

作者簡介﹕Ire Tsui (巧詩)

獨立藝術、設計生活編輯,Talking Hands研究工作室發起人,hellotalkinghands@mail.com

編輯﹕曾祥泰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