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研攝觀眾入畫 上河圖未完美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11月22日 21:59
2010年11月22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贏盡讚賞,總設計師于正昨在香港科技大學演講時表示,因創作時間緊迫,仍未做到心中最好,很多構思未能實踐,如當初打算為每位世博中國館入場觀衆拍照,將觀衆樣貌置入上河圖人物中,又想過增加從汴河旁觀賞景物的視角,甚至展現汴梁四季變化,以上種種未能展現人前,留下遺憾。

于正說,今次是首次將靜態的《清明上河圖》動態化,起初想加入觀衆參與元素,但擔心令人群駐足引起混亂,「本想替每個觀衆進館前照相,電腦隨機抽取放入上河圖中,讓觀衆找自己究竟是官員呢?還是小販?」于正笑說,最後沒有實行主要是怕觀衆駐足,「找不到就不走了」,「中國館希望人走得愈快愈好,5分鐘就有義工上前提醒你離開」。

四時變化 汴河視角 構思未成

動態版上河圖展現北宋汴梁日夜,于正說,本來想做日夜循環,由夜色漸黑,再到日色漸亮,令早晚過度得更自然,甚至想做春夏秋冬的變化,奈何時間緊迫,意念未能達成,「其實做日夜循環更好,現在反要考慮人物的走動,怎樣合理地消失又出現。」他還說,電子版上河圖「沉浸感」不強,未能令觀衆在汴河旁觀賞畫中人物,增加身臨其境之感。

團隊投入大量技術創作上河圖,但正式展覽前仍有細節錯誤。于正說,像描繪西域駝隊入城,卻忽略途人反應,「駱駝出現,周圍的人頭也不回,表現太冷靜了。於是我們增添小朋友追着駱駝跑,有人回頭看駱駝隊。」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蝦碌」場面,例如一名本應騎馬揚鞭的官員,胯下馬兒不見了;也有畫中人本應騎驢踱步,結果人驢齊跑到屋頂上。于正說:「發現這些錯誤已經是4月20日,5月世博就開幕了。整幅圖還出現很多類似的錯誤,修正一個就要7天7夜,當時團隊真的很緊張,怕來不及處理。」最後,團隊用局部處理的方法,才得以及時修正。

配音員不足 親自落場「叫賣」

于正還透露,上河圖上千人的聲音,起初只有5人配音。儘管配音員使出渾身解數,合成時候仍發現素材不夠,眼看配音完成後翌日就要交貨,別無他法下于正和他的團隊決定親自上陣,「畫中沒有我們的樣子,卻有我們的聲音——雖然只是叫賣。」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