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梁振英特首任期即將屆滿之時,大家盤點他的「政績」,其中一項肯定是關於強積金。設定收費上限的「預設投資策略」(俗稱懶人基金),趕得及在明年特首換人前實施,但靠這政策為強積金挽回口碑的如意算盤,恐怕會因債市崩盤而無法打響。事實上普羅大眾最關注的, 不是收費高低,而是對近年頻惹爭議的對冲遣散費問題。幾可肯定,在商界及勞工界都充滿矛盾的梁振英,無法在任期完結前解決問題。
無視基金業界對收費封頂的批評,政府強推強積金「預設投資策略」,近年又多次高調發表數據,強調現時強積金已是高回報、低收費,企圖為其惡劣的口碑大洗底。若把這項形象工程歸功於梁振英,恐怕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現已為署任財政司長)並不公平,皆因早在梁當選之前,陳家強在2007年上任後,即視改革強積金為一大要務,亦是他主張及大力推動「預設投資策略」。
背後推手實為陳家強
所謂「預設投資策略」,其實是為沒有作出投資指示的強積金成員而設,他們的供款會自動撥入「預設投資策略」下的兩個基金,基金隨供款人年歲增長而降低風險,而且設下0.75%的收費上限。
下這一步棋子前,政府其實已經預設了往後十步棋的走向:透過為「預設投資策略」的基金定下收費上限,政府企圖讓市面上其他強積金基金的收費,亦向0.75%靠攏。為降低收費,積金商選擇大量推出被動式的追蹤指數基金,結果回報的差異變得更小,但同時更穩定。
遇上債券熊市 生不逢時
在建立「低收費」及「穩定回報」的口碑後,政府希望打工仔增加自願供款,供款額不限於薪金的5%,而是8%,甚至更多。當大家投入強積金的錢愈來愈多,收費便可以再壓低一點,更重要是達到強積金當初的目的,即強迫打工仔自行儲蓄,減少對公共養老及醫療體系的負擔。
然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要達到這一步是相當遙遠的事,因為在明年加息提速後,債市步入熊市,而「預設投資策略」的運作,正是要打工仔在50歲後逐步增加債市投資。即將進入加息周期,債券價格肯定會受壓,雖說債價只是帳面賺蝕,買債主要目的還是在於收息,但如果打工仔每期打開強積金帳單,發現帳面金額少了一大截,屆時會否惹來劣評,將是政府無法控制的事情。
對冲機制才最為人詬病
歸根究柢,市民着重的可能是回報多於收費,而在回報之上,大家更關注強積金是否可以對冲遣散費。梁振英一直強調要在任內解決對冲問題,但在委任黃友嘉作積金局主席後,勞資雙方才真正坐下來開始談判。而其實,這個承諾很可能只是梁振英爭取連任的政綱之一,當人走茶涼後,恐怕已無人能擔保需要多少時間解決,甚至是否有解決的一天。若無法解決對冲問題,什麼降低收費以洗底云云,亦只是徒勞。
[李曉佳 財經澡堂]
無視基金業界對收費封頂的批評,政府強推強積金「預設投資策略」,近年又多次高調發表數據,強調現時強積金已是高回報、低收費,企圖為其惡劣的口碑大洗底。若把這項形象工程歸功於梁振英,恐怕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現已為署任財政司長)並不公平,皆因早在梁當選之前,陳家強在2007年上任後,即視改革強積金為一大要務,亦是他主張及大力推動「預設投資策略」。
背後推手實為陳家強
所謂「預設投資策略」,其實是為沒有作出投資指示的強積金成員而設,他們的供款會自動撥入「預設投資策略」下的兩個基金,基金隨供款人年歲增長而降低風險,而且設下0.75%的收費上限。
下這一步棋子前,政府其實已經預設了往後十步棋的走向:透過為「預設投資策略」的基金定下收費上限,政府企圖讓市面上其他強積金基金的收費,亦向0.75%靠攏。為降低收費,積金商選擇大量推出被動式的追蹤指數基金,結果回報的差異變得更小,但同時更穩定。
遇上債券熊市 生不逢時
在建立「低收費」及「穩定回報」的口碑後,政府希望打工仔增加自願供款,供款額不限於薪金的5%,而是8%,甚至更多。當大家投入強積金的錢愈來愈多,收費便可以再壓低一點,更重要是達到強積金當初的目的,即強迫打工仔自行儲蓄,減少對公共養老及醫療體系的負擔。
然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要達到這一步是相當遙遠的事,因為在明年加息提速後,債市步入熊市,而「預設投資策略」的運作,正是要打工仔在50歲後逐步增加債市投資。即將進入加息周期,債券價格肯定會受壓,雖說債價只是帳面賺蝕,買債主要目的還是在於收息,但如果打工仔每期打開強積金帳單,發現帳面金額少了一大截,屆時會否惹來劣評,將是政府無法控制的事情。
對冲機制才最為人詬病
歸根究柢,市民着重的可能是回報多於收費,而在回報之上,大家更關注強積金是否可以對冲遣散費。梁振英一直強調要在任內解決對冲問題,但在委任黃友嘉作積金局主席後,勞資雙方才真正坐下來開始談判。而其實,這個承諾很可能只是梁振英爭取連任的政綱之一,當人走茶涼後,恐怕已無人能擔保需要多少時間解決,甚至是否有解決的一天。若無法解決對冲問題,什麼降低收費以洗底云云,亦只是徒勞。
[李曉佳 財經澡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