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商闖中東 宜了解文化忌瞓身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11月19日 05:59
2010年11月19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大部分香港人對中東國家的印象,都是石油、富有和伊斯蘭教。政府和媒體又經常鼓勵港商開拓新興市場。但實際上,這些「油元」是否那麼易賺?沈運龍30年前已開始在中東投資,幾度遇上風浪。他提醒港商,要了解當地的文化、風土人情和法律,並要避免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

古珀行集團總裁沈運龍和中東結下不解之緣,要追溯到1978年。當時,沙特阿拉伯正大興土木,本地一些建築公司也接到好些工程合約。其中,本地某建築公司就在沙特開設一家沙石磚廠,並承接興建一棟美軍宿舍。而沈運龍初時就是在該家沙石磚廠負責會計工作。3個月後,他已獲晉升為該廠的總經理。

創業賣中國工藝品

兩年的合約完結後,沈運龍還只是20多歲。同行的港人都選擇回港找工作,但沈運龍卻因為年齡關係,擔心很難在香港找回職位和薪酬相若的工作。於是,他把心一橫,嘗試自行創業,在沙特銷售中國的工藝品(如刺繡、象牙等)。沈運龍表示,選擇買賣中國工藝品,是因為這門生意的入場條件較低,入貨量可以很少。

初時,他是拿着兩個行李篋的貨品,在沙特朋友的家中開個派對來做起。賺到錢後,才開始開舖,以及銷售較昂貴的首飾和半寶石,甚至連衣服、鞋和家俬亦有售。其中,那些李小龍式的膠底布鞋(功夫鞋)就頗受歡迎,一年間已賣出了數萬對。而且,利潤相當不俗,入貨價每對才6至7港元,售價卻可達30至40港元。

熱賣功夫鞋 無辜惹禍

不過好景不常,1984年,沈運龍有一次回港後,突然接到當地員工的長途電話,指有四個政府部門到其公司調查。原來有當地人投訴,其功夫鞋鞋底的膠紋磨蝕了後,圖案好像阿拉伯文字中的「真神阿拉」,有「褻瀆神明」之嫌。

讀者可以想像,在20多年前,有幾萬人穿着沈運龍出售的鞋,「把真神阿拉踩在鞋底下」,是非常嚴重的指控,簡直可讓他「死無葬身之地」(當然若在現時,這誤會應可較易化解)。當時,沙特阿拉伯甚至召見台灣駐該國的大使。但後者僅表示,台灣和沙特乃兄弟之邦,這是共產黨搞出來的事。總之,就是置身事外,完全無意幫忙。

就在這時,沙特出現了首宗劫機事件,劫機者被一個乘客制服和擊斃。這個乘客頓時被捧為英雄。剛巧,他就是沈運龍的生意拍檔和擔保人。由於此人的「英雄」身分,人們覺得他應不會和「褻瀆神明」拉上關係,沈運龍的事件才得以化解,但卻因此而損失了一筆金錢。至於那些功夫鞋,亦要大規模回收和銷毀,連其他跟風賣功夫鞋的商人亦要如此。

生意被侵吞 轉戰迪拜

此後,沈運龍在沙特的工藝品和珠寶生意漸漸上軌道。但到了90年代,他又發現,他在當地的生意拍檔和擔保人有虧空公款的情形,甚至連三名撞車重傷的員工的保險賠償金也侵吞了。到1997年,對方更露骨地表示,這些年來,沈運龍在當地已賺了不少錢,而他的年紀也漸漸大了,要求沈運龍將當地的生意(共8間分店)全盤轉交給他。

幸好沈運龍亦早已察覺不妥,早在1995年已派兩名員工到迪拜考察,準備轉往當地投資。他考慮到,自己在法律上可能會較為吃虧(因為當年投資時,很多文件都要靠對方簽名)。最終決定,放棄在沙特的生意,在迪拜重新開設珠寶連鎖店。

撰文:薛偉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