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寫作急症室﹕具體景象 表達感興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11月15日 05:35
2010年11月15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命題寫作中的描寫文,可以是寫景、寫人、寫物,甚至是組合人、景、物的場景描寫。

所謂描寫文,指的是同一篇文章,其描寫性質的文字,在比例上較敍述或抒情文字多而已,但無論三者比例如何,描寫文總帶有作者的寄意,也就是作者的「感興」。這份「感興」,往往蘊藏於刻劃的筆墨之中,簡單來說,也就是說作者透過描繪刻劃,構築具體的景象與物象,表達心中所思所感。

可是,若將心中所想所感直接道破,那便是直接抒情,而非描寫的目的了。描寫文雖然可以結合抒情,但因為運用主觀情感色彩的描述文字,本身已具備表達作者情思的功能,若再用直接抒情,便顯得刻意與累贅,甚至犯了立意浮淺的問題。

以同學的作品〈秋〉為例,文章開首是這樣的:

「最近起牀,就感到一陣涼意。出門,便感受到秋意。

我最愛的秋來了。」

結尾是這樣的:

「秋真的很短暫,不久,冬的風就會把它吹得老遠,到時候,就是冬的天下。」

雖然筆者略去中段的內容,但同學大約也可推想到中段內容不外乎描寫秋天來臨的景象。但無論作者如何刻劃,本文的立意,已在首段道明。至於結段謂「冬來秋去」,或者是强調秋的短促,所以成了作者的「最愛」吧!(若是强調「冬來」便不切題了!)不管如何,這篇描寫文的立意,可說是再清晰不過。

可是,這樣的話,那中段描寫秋景部分,不管多精彩動人,都成了這個「最愛」的配襯,變得可有可無。讀者似乎也大可不必去閱讀那些「重複」的文字。這樣,不也就失去了品味的空間與閱讀的趣味嗎?描寫的目的與意義又何在?

下期談談寫人的文章。

(病例:立意浮淺──描寫文.七之一)

文:李老師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