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浸大首屆學生細說籌款擴校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11月12日 05:35
2010年11月12日 05: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浸會大學首屆畢業校友50年後返港重聚,十多個逾70歲的校友細說當年浸會艱苦發展歷史,由借用培正中學做大學校舍、代表全港出席夏威夷學術會議等,都是浸大發展的重要時刻。

浸大的前身浸會學院創立於1956年,1960年舉行首屆畢業禮,當時66人畢業,包括英文、社會學、工商管理、數理及土木工程5個學系。土木工程系畢業生劉才波現為退休工程師,當年入讀浸會學院全因「無得揀」。「當年只有香港大學有學位課程,中文中學畢業生較輸蝕,60年代香港有幾間專上院校,包括浸會、崇基、聯合等,中中學生都升讀這些學校。當年浸會學院教師是由內地逃難來港的北大清華資深教師,教學質素相當好。」

大學生甚少穿校服,不過當年浸會學院的學生需穿藍色西裝及戴浸大校徽,劉才波說:「當年我們在何文田培正中學上課,中學和大學生同校,需要穿不同樣式的校服分辨。」

另一土木工程系畢業生盧恩成說,浸會開校第3年,發起義演著名編劇家姚克的《西施》話劇,為擴建校園籌款,當年最貴票價是10元,演出兩場為學校帶來10萬元善款。

剛建校的浸會學院,由於未有口碑,學生紛紛自強,劉才波憶述,當年學校為窮學生在窩打老道租住一層約1000呎單位,20多名男生同住,各人挑燈夜讀,夏天時熱得汗流浹背。雖然過程艱辛,但不少同學因為成績卓越,被美國多間大學即時取錄升讀碩士,同學要「經常送船」。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