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遠及中海系於今年2月股東會通過重組議案後,再有新動作。《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遠集團及中國海運集團計劃把旗下共11個造船塢合併,將成行內最大宗合併方案。
料成行內最大宗合併
受消息刺激,中海及中遠系股份顯著上揚。中海集運(2866)昨日炒高6%、中國遠洋(1919)炒高4.8%、中海發展(1138)升3.6%、中遠海運港口(1199)升3.4%。
川崎重工或退出造船業
報道稱,消息最快於明年初前公布。目前中遠集團及中國海運集團分別擁有6個及5個造船塢,而中遠集團亦有與日本川崎重工合資營運2個造船塢,但目前未知是次合併中會否包括該2個造船塢;川崎重工曾於本周一表示,正考慮退出造船業務。
報道引述其中一家企業的高層稱,要把造船業務扭虧為盈是一個主要挑戰,但通過合併,協同效應將可減少兩間企業的營運成本。該消息人士又稱,中央將繼續援助部分表現嚴謹的國營造船企業,並會致力推動重組,但其他造船企業將須靠自己營運。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兩間企業的造船業務共擁有2.5萬名員工,一旦合併重組,相信裁員節流將會成必然的事。
料成行內最大宗合併
受消息刺激,中海及中遠系股份顯著上揚。中海集運(2866)昨日炒高6%、中國遠洋(1919)炒高4.8%、中海發展(1138)升3.6%、中遠海運港口(1199)升3.4%。
川崎重工或退出造船業
報道稱,消息最快於明年初前公布。目前中遠集團及中國海運集團分別擁有6個及5個造船塢,而中遠集團亦有與日本川崎重工合資營運2個造船塢,但目前未知是次合併中會否包括該2個造船塢;川崎重工曾於本周一表示,正考慮退出造船業務。
報道引述其中一家企業的高層稱,要把造船業務扭虧為盈是一個主要挑戰,但通過合併,協同效應將可減少兩間企業的營運成本。該消息人士又稱,中央將繼續援助部分表現嚴謹的國營造船企業,並會致力推動重組,但其他造船企業將須靠自己營運。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兩間企業的造船業務共擁有2.5萬名員工,一旦合併重組,相信裁員節流將會成必然的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