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測量師學會促加快補地價流程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05日 20:35
2016年10月05日 20: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地以增加房屋供應,未來3至4年一手私宅潛在供應量估計料達9.3萬伙;香港測量師學會會長劉振江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近年政府已透過各種渠道增加土地供應,惟目前換地及補地價機制仍有不少改善和優化空間,學會建議當局除可增加人手外,同時亦應該成立專組,以加快補地價及換地程序,加快補地價申請項目的工作流程。


劉振江表示,現時發展商為物業申請換地及補地價時間過長,加上政府及發展商對補地價金額存有較大分歧,發展商透過此途徑改變土地用途,需要克服不少困難,恍如「看不到曙光」。


指發展商「看不到曙光」

他續指,學會早前已經透過兩個層面,協助拉近發展商、政府雙方之間對補地價金額的分歧;包括提高建築成本資訊透明度,以及參與補地價仲裁機制,惟至今僅有一宗個案,是透過補地價仲裁機制成功處理。不過,在保密條例下,業界人士對詳情亦不甚了解,認為補地價仲裁機制,可參考土地審裁處公開相關文件,令整個機制增加透明度,同時亦可加強推廣。


劉振江指出,學會早前向發展局建議就換地及補地價成立專組,以加快處理私人項目的發展。


倡設專組處理私宅項目

他認為,特區政府在有關土地新供應方面,除要兼顧尋覓土地及發售土地外,亦要處理工廈違反地契,以及非法霸佔官地等,故此需要增加人手才可以有效處理。


收地時須與持份者妥善溝通

雖然政府銳意增加土地供應已持續數年之久,但樓價仍然處於偏高水平;劉振江認為,今日土地資源有限,公眾除關注樓價外,亦應注意房屋供應的穩定性,皆因足夠供應才可以令樓價平穩。


對於近年來政府主力透過增加土地供應,令住宅供應增加,從而令樓價穩定;劉振江認為此做法非常「王道」,不過對於中線供應方面,他則認為不容易處理,相信政府需要有決心及遠見,建議在收地時與持份者作更良好溝通,以及應研究如何盡快興建房屋等,才可以為未來10年後的發展做好準備。


明報記者 劉詠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