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長久以來作為國際頂尖的金融中心,吸引到許多企業前來投資,令本地的證券市場有了長足發展。作為連接中西文化的國際都市,香港亦具完善法律體系,大量國際企業選擇在港設立區域乃至全球總部。今年初,港府更提出要將香港建設為地區性的企業財資中心,儘管面對先行一步的新加坡挑戰,業界依然認為,香港在企業財資上仍有大量人才需求,亦鼓勵年輕人通過各類學習與培訓入行發展。
明報記者 尉奕陽
隨着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發展,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投身金融行業,香港亦因出色的專業服務而聞名。然而大量金融人才的積聚,卻似乎無形中提高了年輕人入行的門檻,行業亦似乎不再像從前般需要如此多的人力資源。香港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認為,力爭成為企業財資中心的香港,在人才需求方面並未飽和,尤其是在大量內地企業選擇「走出來」的背景下,香港作為財資中心的潛力難以估量,相信未來一定會有對相關專業人士的需求。
羅兵咸﹕提升本地財資人才水平不難
羅兵咸永道亞太區金融服務稅務主管兼合伙人葉招桂芳表示,雖然在建立財資中心方面新加坡較香港先行一步,惟兩地營商環境並不相同,未來亦不排除在香港相關政策改善下,企業會遷冊至香港,同時帶來更多人才資源。羅兵咸永道管理諮詢合伙人盧啟豪亦表示,香港雖然現有的財資領域人才不及新加坡,惟仍擁有其他金融行業的專業人士,只需為他們提供相關技能培訓,相信要提升本地財資市場的人才水平不難。
除了已經入行的從業人員外,對於許多仍處於求學階段的年輕人,梁嘉麗則鼓勵他們從中學時期便可開始留心金融領域的信息,到入讀大學時,則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報讀與財資領域相關的學科專業。她表示,以企業前線的財資部門為例,招聘者在挑選人才時仍傾向選擇本科時已有相關知識儲備的求職者,以便在入職後快速發揮作用。
對中後台人員有龐大需求
不過她亦表示,銀行與企業傾向於金融相關專業的教育背景,並不代表其他專業的求職者沒有機會,一些法律、工程甚至文科類專業的優秀人才亦有機會入行,業界亦會提供相關在職培訓予有意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幫助他們掌握包括風險管理、從業操守與銀行業概要等基本知識,並在此基礎上提供財資管理、貿易融資乃至中國銀行業發展等不同培訓。
事實上,一間企業的財資中心並非只有最前線的金融操作人員,背後亦需要大量法律、會計、技術等專業人士的支持。葉招桂芳表示,財資界對於中後台人才有龐大的需求,亦有許多非財資界出身的人員希望投身,現時亦見到政府與業界不同機構通過不同的培訓課程幫助這些專業人士轉型。
【系列完】
明報記者 尉奕陽
隨着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發展,愈來愈多年輕人選擇投身金融行業,香港亦因出色的專業服務而聞名。然而大量金融人才的積聚,卻似乎無形中提高了年輕人入行的門檻,行業亦似乎不再像從前般需要如此多的人力資源。香港銀行學會行政總裁梁嘉麗認為,力爭成為企業財資中心的香港,在人才需求方面並未飽和,尤其是在大量內地企業選擇「走出來」的背景下,香港作為財資中心的潛力難以估量,相信未來一定會有對相關專業人士的需求。
羅兵咸﹕提升本地財資人才水平不難
羅兵咸永道亞太區金融服務稅務主管兼合伙人葉招桂芳表示,雖然在建立財資中心方面新加坡較香港先行一步,惟兩地營商環境並不相同,未來亦不排除在香港相關政策改善下,企業會遷冊至香港,同時帶來更多人才資源。羅兵咸永道管理諮詢合伙人盧啟豪亦表示,香港雖然現有的財資領域人才不及新加坡,惟仍擁有其他金融行業的專業人士,只需為他們提供相關技能培訓,相信要提升本地財資市場的人才水平不難。
除了已經入行的從業人員外,對於許多仍處於求學階段的年輕人,梁嘉麗則鼓勵他們從中學時期便可開始留心金融領域的信息,到入讀大學時,則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報讀與財資領域相關的學科專業。她表示,以企業前線的財資部門為例,招聘者在挑選人才時仍傾向選擇本科時已有相關知識儲備的求職者,以便在入職後快速發揮作用。
對中後台人員有龐大需求
不過她亦表示,銀行與企業傾向於金融相關專業的教育背景,並不代表其他專業的求職者沒有機會,一些法律、工程甚至文科類專業的優秀人才亦有機會入行,業界亦會提供相關在職培訓予有意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幫助他們掌握包括風險管理、從業操守與銀行業概要等基本知識,並在此基礎上提供財資管理、貿易融資乃至中國銀行業發展等不同培訓。
事實上,一間企業的財資中心並非只有最前線的金融操作人員,背後亦需要大量法律、會計、技術等專業人士的支持。葉招桂芳表示,財資界對於中後台人才有龐大的需求,亦有許多非財資界出身的人員希望投身,現時亦見到政府與業界不同機構通過不同的培訓課程幫助這些專業人士轉型。
【系列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