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何國良:韓打貪苛法 或礙短期經濟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03日 06:35
2016年10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因業務需要,上周筆者前往韓國首爾公幹。由於投資團隊同仁都比較勤奮,經常到韓國做研究,令我已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到過韓國,感覺既有點陌生又新鮮。


在未談投資前,先跟大家分享一則韓國的有趣事件。上週三有一條新法例在韓國實施,是一條防貪的法例。條例禁止任何人宴請受條例監管人員的膳食金額超過3萬韓圜(約212港元)。這個標準被形容為史上最嚴厲的,更有趣的是,條例監管的人員,有大家想像得到的如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人員,除此之外,條例還包括了新聞從業人員和學校人員。從條例出發點倒推來看,在韓國,受貪污影響的行業不單單在公營機構當中,如果這是一個趨勢,香港又是否需要對此有所警惕呢?


另外,因為新例實施,不少的餐廳亦花了心思,去改動餐牌,又推出符合條例所限金額的套餐,務求客人不會因不小心而碰上任何麻煩,亦算是很體貼入微。雖然如此,在這個特別容易瓜田李下的時候,不少人都相信大家都會特別行事謹慎,因此,整體社會在這方面的花費會出現比較明顯的下落,影響本身已不甚樂觀的當地消費,令政府致力促進的經濟復甦遇到更大的阻力。但如果,行動換來的是一個更有效率更公平的社會運作,長遠對經濟的發展仍是有利的。


在宏觀經濟層面上,大部分的投資者和分析師對前景的看法都是比較中性。不少人都相信韓國的經濟增長都只會在2.5%上下浮動,不會成為投資者為之雀躍的市場。而且,他們相信利息在一段時間內,仍會保持在較低的水平,因此,市場仍會不斷尋找有穩定業務形成穩定收入和盈利的公司,因為他們最有條件去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股息收入。因此,以行業來劃分,公用事業和


電訊行業,就算它們今年來已有不錯的表現,市場普遍的共識仍是願意以估值溢價去買入這一類股票,畢竟,市場的水比起投資者願意放水的杯要多,杯給倒滿水的情况會經常出現。


樓價升增貧富差距 韓經濟結構或趨畸形

另外,房地產這一類在韓國亦屬於投資者比較願意投放的資產之一,因此,這兩年韓國的樓價亦是逐步向上,雖然沒有像香港般要不吃不渴19年才有機會買到,但當地樓價已令年輕人望樓卻步,不少年輕人已改變心態,他們認為,他們無論怎樣做可能亦無法達成置業的目標,因此,他們都會情願利用一年節省下來的錢,花在歐洲旅遊兩周,去體驗一下外國的生活,而不去追逐這個他們覺得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因此,有資產階層和無資產階層的差距愈拉愈遠。這種兩極化的情况,在現時缺乏增長動力的經濟形勢下,看來只會愈變愈嚴重,有機會出現更畸形的現象!


安保投資亞洲區股票投資主管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