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許長泰:日本央行新措施效果成疑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03日 06:35
2016年10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之前,日本央行公佈議息結果,推出「以控制孳息曲線為重心的量化及質化寬鬆」,到底其措施對經濟或投資環境有何啟示?

日本央行改變其貨幣政策框架,新設孳息水平目標,將10年期政府債券孳息率維持在零水平左右,非每年將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擴大80萬億日圓。該行亦將基準利率維持於負0.1厘不變,同時繼續擴大貨幣基礎,直至通脹率達到及維持於2%目標水平以上為止。此外,每年購買6萬億日圓交易所買賣基金及900億日圓日本房地產投資信託的規模亦維持不變。


相關措施的積極意義有兩點:其一是央行買債的可持續性得以提高,其二是央行與市場的溝通有所改善,預告孳息曲線趨於陡峭,亦未有進一步削減存款利率,以此應對市場對於負利率政策有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盈利能力的憂慮。


勞動生產力低 貨幣政策無助刺激需求

不過,我們認為這些貨幣政策措施對於刺激實體經濟作用有限,原因是有關政策刺激總需求的效用及政策工具的作用均受到掣肘。經濟方面,勞工市場接近全民就業,產出差距接近零水平,意味著工資增長維持低位,是勞動生產力的低增長所致,非勞工需求低迷,貨幣政策難以進一步刺激總需求。


政策工具方面,考慮到發行規模、市場上的流動資金、公眾對相關措施的負面印象,以及商業銀行毛利受壓,不論是購買政府債券、交易所買賣基金、日本房地產投資信託或採用負利率的空間均已接近底線。當局再加推任何措施,市場皆可視之為政策選擇所餘無幾。


至於財政政策,鑑於勞工市場已接近全民就業,產出差距接近零,加上人口老化令勞工市場愈加緊縮,當局推出財政措施似乎只能發揮短暫作用,亦難以將實體經濟狀況提升至增長持續高企。


總括來說,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面臨不少限制,日本宏觀經濟政策不論在貨幣抑或財政方面,對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亦似乎有限。從宏觀角度看,雖然各範疇受政策影響的程度各有不同,但整體的日本企業盈利並未因政策而顯著提升。


日本自2013年推出「安倍經濟學」後,市場翹首以待的結構改革仍面對不少困難。儘管企業管治方面的改革令公司管理層更為注重股東利益,但各項改革的推行步伐仍較預期緩慢。


摩根資產管理首席市場策略師 www.jpmorganam.com.hk

[許長泰 市況尋根]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