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英國脫歐 料先苦後甜長青網文章

2016年10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10月03日 06:35
2016年10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皮薩裡德斯、英國駐港總領事館貿易投資推廣總裁賀頌雅(Jo Hawley)及香港貿易發展局研究總監關家明在BizInsight@HKUST研討會上,詳細分析及討論英國脫歐帶來的影響。皮薩裡德斯表示,英國1973年加入歐洲共同體(歐盟前身)以來,過去43年與歐洲各國貿易往來頻繁,目前不論出口及入口均有近半分額來自歐盟。惟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歐盟成員國不同,英鎊早於1992年已離開歐洲匯率體製成為獨立貨幣,而自此以後至2007年,英國經濟增長理想,因此不少英國人支持與歐盟保持距離。


此外,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當地去年新生嬰兒中逾四分一母親屬新移民。分析認為英國人向來有民族優越感,擔心移民問題惡化將令英國今非昔比,而脫歐可限制移民湧入,亦是不少英國人支持脫歐的原因。


英倫銀行注資 短期穩定經濟

英國公投脫歐至今已超過3個月,富時100指數上升逾半成,可見市場沒有一面倒離棄英國資產。皮薩裡德斯分析,英國經濟未明顯轉壞,是因為英倫銀行減息,並加碼量寬(QE),令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而且脫歐程序亦未正式啟動。


英國公投結果顯示52%選民支持脫歐,僅屬險勝,不少留歐派認為應該再來一次公投。惟皮薩裡德斯引用英國新任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脫歐就是脫歐」(Brexit is Brexit)的言論,指應該尊重6月公投脫歐結果。他亦同意脫歐事務大臣David Davis指脫歐談判將是「世界歷史上最艱巨的談判」,料需時2至5年,跟著需要5至10年始能適應新制度。他認為,英國脫歐後如何維持與歐盟的貿易關係有3個選項,包括:(一)根據現有方式繼續與歐盟各國進行貿易,即變相維持現狀;(二)與歐盟簽訂自由貿易協議,即建立類似歐盟與加拿大的貿易關係;(三)像其他大多數國家一樣,以世貿組織成員國的身份,與歐盟各國分別簽訂雙邊協議進行貿易。他警告,選項(三)屬最壞情況,而根據英國財政部的預測,這將會導致英國GDP於2025年前減少6%。


至於意大利12月4日的憲法公投,以及法國、德國明年大選,或令當地脫歐派崛起而倣傚英國舉行脫歐公投,惟皮薩裡德斯對此並不擔心,認為歐盟各國維持現有關係亦有明顯好處,料鼓吹脫歐只屬政客一時的口號。


英對歐盟貿易逆差大 添談判籌碼

英國今年第一季對歐盟的貿易逆差達239億英鎊,意味英國期內由歐盟入口的商品,遠較英國出口到歐盟的商品多。英國駐港總領事館貿易投資推廣總裁賀頌雅表示,英國從德國入口很多汽車,從法國亦入口不少商品,可見英國是歐盟多國出口的重要市場。至於歐盟佔英國總出口的比例,由2005年高位58%滑落,至2010年及去年跌至分別只有54%及47%,她強調,英國一直不希望依賴單一地區作為出口市場,未來會繼續開拓其他國家的貿易機會。綜合上述分析,賀頌雅相信,英國明年與歐盟磋商脫歐後新貿易條款時,也有一定籌碼在手。


[封面故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