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京聞風﹕直播台亂象 官方下「持證令」 孆憛R鍾鳴九長青網文章

2016年09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9月30日 06:35
2016年09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網絡直播業界,近日的熱門話題是政府的「持證令」。日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要求機構或個人都必須持有相關許可證,才可從事網絡直播業務。有業內人士稱,直播許可證申辦門檻高、難度大,官方應該是以此來整治行業亂象,進而整合網絡直播產業。


網台觀眾 今年飈至3.25億

網絡直播近年在內地日趨興旺,今年以來發展尤為迅猛。目前內地各類網絡直播平台已超過300家,其中逾100家是於今年創立的。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6月,內地網絡直播使用者達到3.25億,佔網民總體的45.8%,有全民參與的勢頭,由此也吸引了不少民間資本投入。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通知給火熱的行業帶來「寒潮」,當中要求直播平台必須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否則不能從事網絡直播。據一名北京傳媒影片業務負責人透露,目前持有官方許可證的機構共有588家,基本是「國字號」新聞媒體或事業單位,早年就已獲證。而近年創立及活躍於市場的直播平台,有證的機構很少。即便是這588家有證機構,也未必能有綜藝表演類直播權,因為還要滿足直播分類服務項目許可的規定。這位不願具名的人士表示,申請直播許可證有兩個條件,一是要求是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二是要求註冊資本需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所以民營直播平台要拿證「可能性不大」。


現不良內容憂政治安全欠保障

中娛數字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高東旭則認為,此時出台通知是因為中國網絡直播行業亂象叢生,一窩蜂現象嚴重,導致了惡性競爭,平台對播出內容把關不嚴,長期下去將危害社會文化的健康發展。前述影片負責人也表示,一些直播平台或個人為搶眼球、賺快錢,賭博、性、暴力紛紛上台,比闊鬥富以及不勞而獲的氣氛影響年輕一代的價值判斷,這是政府意欲整治的主因。另外也不排除政府擔心官方平台影響力減弱,以及對缺少審核程序而導致政治安全無法保障的擔憂。


該人士認為,下一步應該會曝光一些違規案例,以示落實整治。民間網絡直播平台今後大部分將掛靠有證機構,行業也將重新整合;另一部分可能將改頭換面,不再以直播為名,從事一些「變相直播」業務。


鍾鳴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