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文章】中國近代出了不少女英雄、女烈士。秋瑾因革命而被砍頭時年方31歲。趙一曼女士抗日時被日軍俘虜並凌辱致死,是我讀過所有烈士中遭遇最慘絕人寰的烈士,死時30歲。毋須任何統計數字,可以肯定說中國是出烈士最多的國家、是豎立烈士紀念碑最多的國家。今天的青年是百多年來最幸福的一代,因這是不再需要烈士的時代;貢獻國家民族,需要的是博士,就好像徐穎博士。
「現代戰爭中,精準的衛星導航系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33歲的徐穎博士說。她沒有經歷過戰爭,但如果中國再被外國侵略,保家衛國就要靠徐穎這樣的科學家。
徐穎是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建院以來最年輕的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從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研究已10多年。內地網民稱她為「學神」、「80後美女科學家」。董建華先生創辦的團結香港基金把這位國寶級科學家請來為「創科博覽」作專家演講。站在講台上娓娓道來,她像個「女文青」多過像一位決勝千里的衛星導航尖端科學家。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除了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衛星導航系統和歐洲衛星導航系統之後另一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美國研發GPS已20多年。1991年美國於波斯灣戰爭「沙漠風暴」時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天眼」,調兵遣將於天上地下,並且曾一度關掉歐洲接收到的GPS信號,歐洲於是決定研發自己的衛星導航,但其後歐洲爆發金融危機,計劃受挫。
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目前亦已在亞太地區廣泛應用,並將於2020年覆蓋全球。徐穎並非「海歸派」,毋須負笈美國,從學士到博士都是中國製造的「土炮」。「北斗衛星導航曾被譏為淘寶網購系統」,她笑着說,「但事實證明中國人智慧聰明,沒有東西是其他人做得到而中國做不到的」。坐在我身旁的一群中學生激動得熱烈鼓掌。
但徐穎不是來談軍事的,她的講題是〈改變我們生活的北斗衛星導航〉。北斗系統現已廣泛應用於民事用途,包括漁船航運、天氣監測、智能駕考、森林救火、智能農業、動物保護等,將來可以精準到用於室內導航。她舉例說若孩子和老人戴上有北斗定位的手表,就可以探測到他的位置,減少了兒童走失等風險。
但是你不講軍事,人家逼你講軍事,因為未來的軍事焦點必然是信息戰。有說一名清華大學的女生「破解」了北斗的信號密碼,並因此獲得美國航空無線電委員會的表彰。徐穎說:實際上被破譯了的只是北斗的民碼信號的「偽碼程序」。而中國於2012年主動公布了北斗的民碼格式,以便全球的接收機廠商能依照格式來生產相應的北斗接收機。
除了民碼之外,北斗還有軍碼。軍碼經過了加密等特殊設計,是穩定可靠的。科學家就是與「文青」不同。徐穎毋須添加「非常」、「絕對」這些形容詞。她輕描淡寫的「穩定可靠」4個字,就給了我「絕對」的信心。「如果想破解軍碼系統,我們可能建議一些更簡單的方式。那就是造時空穿越機,穿越回到北斗軍碼設計的時候在旁邊偷聽好了。這個從技術難度都比從技術上來破解北斗軍碼更容易一些」。這是美女科學家6月在另一場演講中拋下的豪言。
設500億科研基金是好建議
秋瑾烈士的遺言「秋風秋雨愁煞人」廣為流傳。今天國家需要的不是烈士,也不要遺言,而是像徐穎一樣的改革創新者和他們的豪言。「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董建華先生引述得好。
徐穎歡迎香港同學一起投入北斗系統的工作:「這是一個願景,各方面的人才我們都很需要,因為北斗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比如做軟件、做硬件、做服務,包括做行業推廣的都是可以加入這個生態圈裏面。」但是香港準備好了嗎?港大前校長徐立之表示香港投放在科研撥款只佔GDP(本地生產總值)0.4%,深圳是超過4%。他建議政府成立500億元基金,以每年的收益投放於科研。這是個好建議。讓2200億元「未來基金」閒坐於銀行而不善用於科研,談什麼未來?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