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哈繼銘﹕樓市泡沫下 人幣先求穩 未來兩年先處理內部危機 再談國際化長青網文章

2016年09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9月29日 06:35
2016年09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去年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決定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後,曾經觸發人民幣貶值預期,匯率一度急跌。人民幣正式納入SDR在即,高盛私人財富管理中國區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相信,中央會先求匯率穩定,國際化的步伐暫時不會顯著加快,原因是內地正面對樓市及債市泡沫,要先處理好這兩大內部風險,否則一旦泡沫爆破,人民幣大跌,國際化只會淪為空談。


明報記者 陳子凌、顧冷冰

「人民幣入SDR,對其國際化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一來人幣佔全球外儲比例仍低,二來SDR的要求只是自由可使用,距離國際化所需要的自由兌換還有一段距離。」哈繼銘更直言,入SDR後,開放匯率市場的步伐未必會加快,甚至可能比入SDR之前有所放緩,因為中央現時更重要的任務是穩經濟,在此前提下,匯率便要力求穩定,「所以短期內未必看到外匯管制會放鬆。」


借鏡日圓 匯率波動難作外儲

哈繼銘以日圓為例子,「日圓雖是SDR貨幣之一,但其泡沫經濟爆破,經濟發展大幅放緩,匯率大起大落,不是合格的外儲貨幣,人民幣要避免這種情况,先決條件是要有穩固的經濟基礎」。


哈繼銘直言,匯率穩定與國際化某程度存在矛盾,從中央的態度來看,短期內取向是穩定為先,「可以略升略貶,但不要大幅波動」,之所以選擇以穩為主,「是因為中國必須要推進改革,尤其是當前面對兩大泡沫」。哈繼銘所指的泡沫,其一是樓市,今年樓市火爆已大幅推高槓桿率,雖多個城市近期重啟限購等調控措施,但「內地實在沒有太多投資選擇,資本又出不來,資金隨時會跑到其他沒調控的城市。」


內地樓市火爆 債務違約嚴重

另一個使哈繼銘擔心的是債市泡沫,雖然人行也表明希望藉發行SDR計價債券去吸引更多資金和壯大內地債市,但哈繼銘直言這只是表象,實際上現時內地債務違約惡化嚴重,「去年全年才20多宗,今年已超過40宗。」事實上,中國企業負債高企已引起外界關注,最近內地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更發出信用違約互換(CDS)指引文件,冀紓緩當前違約風險。


泡沫一旦爆破 人幣恐失控大跌

哈繼銘憂慮這兩大泡沫,是因為一旦爆破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屆時中央可能不得不加大貨幣寬鬆力度挽救經濟,但這將導致人民幣被動大跌,「這情况下不會有人願意持有人民幣,更遑論國際化。」


因此,短期的穩定可令中央更專注於為了中長期健康發展的內部改革,避免泡沫爆破,「短期應該是2年內,中長期為3年至5年」,而慶幸的是,中央顯示出有意願去以穩定推進改革,亦隨着改革逐步見成效,這樣才能有基礎去加大開放資本帳。


(人民幣納入SDR)

■明日預告﹕(系列之三)

恒生:SDR計價存貸款有前景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