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最大型新股中國郵儲銀行(1658)昨日掛牌,即面對沉重沽壓,保薦人高盛全日築起「血肉長城」,力抗大量沽盤,終成功令其收市價較招股價微升0.2%。有分析表示,郵儲行欠上升動力,中長期仍看淡其股價表現;即使市傳有大戶入飛,仍難以吸引投資者入市。
明報記者 溫婉婷
上市前夕,郵儲行孖展認購反應平平,暗盤價亦潛水,外界普遍看淡其上市後股價表現。
主動賣盤涉逾4億股
郵儲行昨上市開報4.76元,面對一眾證券行的沽盤壓力,高盛則大打防護戰,令全日股價在4.76元及4.77元之間超窄幅爭持;當中,以統一證券(香港)及中國銀河國際等證券行最戮力沽貨,全日主動賣盤涉逾4億股,多於主動買盤。最終該股力保不失,收報4.77元,較招股價4.76元微升0.2%;全日成交9.69億股,涉資46.2億元。
雖然郵儲行首日掛牌表現並不算亮眼,惟若對比另外數隻大型金融股於首日上市的表現,顯然仍略勝一籌(見表)。國銀金融租賃(1606)及東方證券(3958)首日掛牌股價即潛水,現時仍尚未重返招股價水平;其他大型金融股的股價亦同樣錄得跌幅,或勉強維持無升跌。相較之下,郵儲行的一眾基礎投資者,平均首日仍錄得介乎160萬元至3400萬元不等的利潤,「高盛力場」可謂功不可沒。
李惠嫻﹕估值派息均輸同業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李惠嫻坦言,看淡郵儲行上市後的表現乃至中長期發展,主要由於其市帳率不但較同儕「輸蝕」,派息比率亦僅約10%,亦遠低於其他大行的30%水平。她續稱,若非有高盛力頂,該股首日股價很大機會跌穿招股價,惟因欠上升動力,加上最近銀行股面對調整壓力,料其上升空間亦有限。
信誠﹕護航完畢前 股價窄幅上落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則表示,由於郵儲行集資額太大,難以靠散戶托市,故高盛出手護航亦非常合理;又稱,早前有指投資者待其跌穿招股價方入手,或待其加入指數成分股以吸引基金入盤。他預計,直到高盛護航完畢,股價方會出現波動,未來數日股價仍會維持窄幅上落。
不過,郵儲行首日雖僅微升,一眾基礎投資者帳面仍獲利不少,以認購最多的中國船舶為例,首日帳面獲利逾3000萬元(見表)。不過,李惠嫻稱,大戶入飛或許只屬「畀面」性質,加上其股價太貴,基礎投資者大手入飛再難吸引資者入市。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