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祥﹕萬分之一?計錯數啦!長青網文章

2016年09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9月28日 06:35
2016年09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經常聽到一種說法,是香港對中國內地的重要性愈來愈低,香港今不如昔,一定要急起直追;這種說法其實還有另一潛台詞,就是香港不要「玩嘢」,你對全國的貢獻其實很低,已經沒有很大的討價還價能力……最近發出這種「警告」的,是有「小護法」之稱的王振民。


王振民現在的職銜,是中聯辦法律部長,他上周四出席一個以「一個兩制」為題的演講;據報道,他告誡香港有人試圖完全與國家切割,這種破壞行為,損失的是香港自己;他的說法是這樣的:「香港是屬於包括730萬人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香港亂了,對於國家來講損失是很大,但可能是萬分之一的損失,但是對我們在座各位,對我們香港同胞,損失是百分之百。」萬分之一,真的是微不足道,但如果以量化計算香港在全國所佔的「比例」,「萬分之一」肯定是算錯了。


「萬分之一」誇張失實

不妨做個簡單的計算,先計人口;全國13億人,香港700萬,是0.5%,即香港佔全國人口的0.5%,不是萬分之一(0.01%)。再計土地,全國約960萬平方公里,香港2755平方公里,佔約0.029%,也高於萬分之一。再論GDP,香港在80、90年代佔全國GDP約25%,到現在佔約3%,更是遠遠超過萬分之一。王振民教授也許只是隨意打個比喻,但以「萬分之一」去形容香港佔全國的比重,既誇張,也失實,更重要的是,在這位新一代中國法律專家眼中,香港對全國的作用竟低至「超乎現實」!


香港對全國貢獻日益「式微」的證據,最多人引用的,是上述說過的GDP佔全國比例不斷下跌的「事實」。有一次我參加研討會,台上有一位我非常佩服的經濟學者,他很少講中港問題,原以為會聽到一些創見,結果當他說到香港未來定位時,也是引用這個老生常談的「事實」,就是香港對全國的GDP貢獻已從雙位數跌至約3%,香港人必須「好自為之」……云云!從此,我對這位經濟學者由原來敬佩變成失望。


想想就知道不合邏輯。在1980年代初中國內地才剛開放,香港幾乎壟斷全國的貿易進出,是中國唯一的窗口,全國貿易幾乎都要經香港處理,香港佔中國的GDP怎會不高?以貨櫃碼頭為例,當年香港全速建7號、8號等貨櫃碼頭,處理大量內地的出口貨物,與此同時,大陸從1980年代開始也組建一批中外合資貨櫃碼頭公司,遍地開花;當年的財經新聞,不時都會報道內地鹽田港早晚會超過香港處理貨櫃的數量。其實,這是大勢所趨,當內地愈來愈開放,跟外國直接貿易的關卡打通了,貨櫃運輸自然毋須特別繞道香港,給內地趕上,只是遲早的事,也是香港無法扭轉的趨勢。


以佔比計,香港在上世紀80、90年代佔全國GDP 25%是「畸形」地高,完全是因為歷史原因(國家剛剛開放),現在中國經濟崛起,佔全國GDP最高的3個省,佔比也只在9至10%左右——廣東佔10.65%,江蘇10.23%,山東9.34%(2014年)。如果以城市計,上海佔全國GDP 3.7%,北京3.35%(2014年),跟香港的3%大致接近,說明香港的表現絕不遜色於內地其他城市,但要留意,上海和北京的人口比香港多,面積也比香港大。


中國內地急速崛起,正如人的成長過程:從嬰兒到成人,增長速度一定高,但香港已經是成年人,增長速度一定有限,此消彼長,香港佔全國GDP的比率一定會逐步下降,這是淺顯道理,有些經濟學者竟以此作為香港「沒落」的證明,是嚴重誤導。


故意忽略香港軟實力 無助處理港局

不論法律學者或經濟專家,都嘗試以量化數據說明香港已非昔日般對國家舉足輕重,沒有香港,國家沒什麼大不了,香港人好自為之!據我觀察,愈是年輕一代的內地官員和學者,愈傾向於貶低香港,這跟香港青年傾向自決或獨立的比例偏高,有「異曲同工」之妙!

香港對內地改革開放之功,沒有任何一個大陸城市可足比擬,霍英東先生曾說過,蘇聯跟中國的命運不同,香港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光看「數據」、故意忽略香港的軟實力、制度優越性和成熟的公民社會,從而得出香港對內地發展已經「無關痛癢」的結論,肯定是錯判,也無助中央處理當前的港局。


■稿例

1. 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讀者來函請電郵至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 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 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