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社評】台灣未獲國際民航組織(ICAO)邀請出席第39屆大會會議,這是5月20日蔡英文就任總統之後,兩岸首次在國際事務展開角力。在蔡英文政府不認同「九二共識」下,類似暗鬥將陸續有來,馬英九主政期間兩岸的「外交休兵」,勢將不再。兩岸除了就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鬥爭,台灣邦交國爭奪將出現怎樣的局面,島內民情對台灣「外交」受挫會有什麼反應,都值得留意。
國際民航會議破局
外交休兵似已終止
長期以來,台灣一直爭取參與國際組織,涉身國際事務。馬英九執政8年期間,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下,兩岸由陳水扁期間的「烽煙外交」轉而為「外交休兵」,大陸停止挖台灣邦交國的牆腳;據知曾有國家要與台灣斷交,改而與大陸建交,卻被大陸勸止,多年來台灣邦交國因而維持在22個,未有變動。此外,大陸與台灣協商,台灣得以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大會、3年前的ICAO大會,台灣也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獲邀出席。
大陸對蔡英文5.20就職演講未提認同「九二共識」,視為未完成的答卷;4個月以來,她都拒絕補答,只要求大陸釋出更多善意。島內、島外解讀都認為蔡英文不會對大陸讓步,兩岸關係受牽動已在預期之內。今次ICAO大會,台灣陸委會於8月初已經要求與大陸方面協商,不過兩岸的溝通管道已經中斷,大陸方面根本不回應。台灣尋求美國與日本支持,僅獲「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的空泛說法,因此台灣對未能參加ICAO大會,早有評估。
雖然未獲邀請,台灣由一名民航局副局長率領的代表團仍然出發到加拿大蒙特里爾,要進行場外活動,云云。從蔡英文、民進黨政府與島內綠營的反應基調來看,顯然是期望以「悲情牌」爭取同情。不過,在以實力為後盾的國際社會,這樣做的效果有限。因為以主權國才可以參與的國際組織和會議,在目前國際認同「一個中國」的原則和前提下,「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很難突破,展望未來也難有改變。
島內有評估認為,ICAO大會破局敲響了警鐘。接下來,蔡英文打算任命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為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峰會的代表,大陸已經提出反對,能否解決使台灣不至缺席會議,近期總要揭盅;至於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等國際會議會否受影響,已經成為懸念。此外,兩岸一旦終止「外交休兵」,隨着大陸與教廷梵蒂岡關係持續升溫,設若教廷與台灣斷交,則台灣在中南美洲多個信奉天主教的邦交國,會否出現雪崩式外交局面,隱約之間已經埋下變數,對蔡英文政府是嚴峻考驗。
蔡英文內外交困
或藉民粹轉視線
蔡英文、民進黨政府與綠營就這次外交失利,對外打悲情牌,對內則操作打壓牌,意圖激起民衆對大陸的不滿;他們強調此舉「嚴重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藉此轉移蔡英文主政未能維持現狀,而是與大陸關係惡化、在國際社會愈趨孤立的實質。不過,島內也不乏「馬英九做得到」、「蔡英文做不到」的聲音。台灣對大陸「政冷經冷」到外交戰場敗退,島內民情有迹象顯示回到十字路口,蔡英文贏得大選時的氣勢明顯折損。昨日,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民調結果,顯示9月份贊同蔡英文處理「國政」方式的人只有44.7%,較5月份剛上台時的69.9%,下跌了25.2個百分點。即是說蔡英文不再得到台灣半數民衆擁護和肯定,她執政剛過4個月,流失支持之迅猛程度,對兩岸關係會帶來什麼影響,值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國際空間受打壓,民衆的認知會否都認為蔡英文政府無能?情况或許並非那麼絕對。從蔡英文政府操作ICAO大會失利,訴諸台灣人民的感情看來,設若出現台灣民衆集體心理挫折的效果,激發出來的情緒有3種可能:要求蔡英文政府接受「九二共識」、轉而為更激進地追求台獨、或是轉化為更強烈「反中」。另外,蔡英文若想尋求連任,也面臨調整的關口,她會否為固守基本盤而向深綠傾斜,走上激進台獨以至法理台獨之路等,都是不能排除的可能;近期李登輝等人相繼發話,不無向蔡英文施壓之意。兩岸外交角力放在這個框架觀察,已經不僅是戰役得失,而是關乎兩岸關係整體穩定抑或動盪的審視點了。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國際民航會議破局
外交休兵似已終止
長期以來,台灣一直爭取參與國際組織,涉身國際事務。馬英九執政8年期間,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下,兩岸由陳水扁期間的「烽煙外交」轉而為「外交休兵」,大陸停止挖台灣邦交國的牆腳;據知曾有國家要與台灣斷交,改而與大陸建交,卻被大陸勸止,多年來台灣邦交國因而維持在22個,未有變動。此外,大陸與台灣協商,台灣得以參加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大會、3年前的ICAO大會,台灣也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獲邀出席。
大陸對蔡英文5.20就職演講未提認同「九二共識」,視為未完成的答卷;4個月以來,她都拒絕補答,只要求大陸釋出更多善意。島內、島外解讀都認為蔡英文不會對大陸讓步,兩岸關係受牽動已在預期之內。今次ICAO大會,台灣陸委會於8月初已經要求與大陸方面協商,不過兩岸的溝通管道已經中斷,大陸方面根本不回應。台灣尋求美國與日本支持,僅獲「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的空泛說法,因此台灣對未能參加ICAO大會,早有評估。
雖然未獲邀請,台灣由一名民航局副局長率領的代表團仍然出發到加拿大蒙特里爾,要進行場外活動,云云。從蔡英文、民進黨政府與島內綠營的反應基調來看,顯然是期望以「悲情牌」爭取同情。不過,在以實力為後盾的國際社會,這樣做的效果有限。因為以主權國才可以參與的國際組織和會議,在目前國際認同「一個中國」的原則和前提下,「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很難突破,展望未來也難有改變。
島內有評估認為,ICAO大會破局敲響了警鐘。接下來,蔡英文打算任命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為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峰會的代表,大陸已經提出反對,能否解決使台灣不至缺席會議,近期總要揭盅;至於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等國際會議會否受影響,已經成為懸念。此外,兩岸一旦終止「外交休兵」,隨着大陸與教廷梵蒂岡關係持續升溫,設若教廷與台灣斷交,則台灣在中南美洲多個信奉天主教的邦交國,會否出現雪崩式外交局面,隱約之間已經埋下變數,對蔡英文政府是嚴峻考驗。
蔡英文內外交困
或藉民粹轉視線
蔡英文、民進黨政府與綠營就這次外交失利,對外打悲情牌,對內則操作打壓牌,意圖激起民衆對大陸的不滿;他們強調此舉「嚴重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藉此轉移蔡英文主政未能維持現狀,而是與大陸關係惡化、在國際社會愈趨孤立的實質。不過,島內也不乏「馬英九做得到」、「蔡英文做不到」的聲音。台灣對大陸「政冷經冷」到外交戰場敗退,島內民情有迹象顯示回到十字路口,蔡英文贏得大選時的氣勢明顯折損。昨日,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民調結果,顯示9月份贊同蔡英文處理「國政」方式的人只有44.7%,較5月份剛上台時的69.9%,下跌了25.2個百分點。即是說蔡英文不再得到台灣半數民衆擁護和肯定,她執政剛過4個月,流失支持之迅猛程度,對兩岸關係會帶來什麼影響,值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國際空間受打壓,民衆的認知會否都認為蔡英文政府無能?情况或許並非那麼絕對。從蔡英文政府操作ICAO大會失利,訴諸台灣人民的感情看來,設若出現台灣民衆集體心理挫折的效果,激發出來的情緒有3種可能:要求蔡英文政府接受「九二共識」、轉而為更激進地追求台獨、或是轉化為更強烈「反中」。另外,蔡英文若想尋求連任,也面臨調整的關口,她會否為固守基本盤而向深綠傾斜,走上激進台獨以至法理台獨之路等,都是不能排除的可能;近期李登輝等人相繼發話,不無向蔡英文施壓之意。兩岸外交角力放在這個框架觀察,已經不僅是戰役得失,而是關乎兩岸關係整體穩定抑或動盪的審視點了。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