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問﹕女兒今年15歲,開學時她跟我說,新學年想留校溫習,所以會較晚回家,我當然同意,還鼓勵她專心讀書。直至上星期,我在社交網站上看到她穿校服在同學家的照片,才發現她放學後不是留校溫習,而是瞞着我去玩。我看到後當然生氣,直接詢問了她,她不停道歉,解釋不是每次都偷偷去玩,只是那天功課少,同學又剛巧邀請。我不知應否相信她,跟她說要冷靜一下再談。有朋友說女兒已經道歉,事件應該告一段落,否則會破壞關係,但是我又怕輕易相信,反而助長她日後說謊。我應該如何做呢?
答﹕
我要先稱讚這位家長,雖然她感到生氣,但沒有大發雷霆,反而控制了自己的情緒,相信她在詢問過程中也保持了冷靜,這為雙方的溝通立下了一個相當好的基礎。而女兒願意坦白和道歉,有勇於認錯的勇氣,同樣值得肯定。
這位家長提到不知道應否相信她,其實她心裏有懷疑,擔心女兒不止一次瞞着自己去玩,也是人之常情。我覺得家長不放心的話,略略再追問也是無妨的,並能藉此向女兒顯示對她的着緊和擔心。不過家長追問不代表女兒肯回答,當發現女兒迴避或者矢口否認時,再問下去也沒有意義,只會破壞關係,這時家長一定要留意,在適當時候暫停追問。
事實上,在傾談的時候,家長毋須過於執著女兒有沒有前科,最重要是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家長首先要清楚表明,說謊是不可取的行為,並希望女兒有誠實的品格。另一方面,家長也要了解到,青少年漸漸長大,的確有獨立自主的需要,他們想安排自己的行程,分配玩樂和學習的時間。
我相信女兒會說謊的原因很簡單,一來她好想去玩,二來她認定家人不會容許,甚至會責備。所以當家長以朋友的身分跟她傾談,對她偶爾想出去玩的心態表示理解,並表達自己的開放和彈性,願意適當地放手,讓女兒學習自行管理時間,女兒就毋須再刻意隱瞞了。如果家長真的不能放心,怕女兒變成「無王管」的話,則可以跟她約法三章﹕給予一定自由度,安排每日行程,但去多遠、多長時間都有限制,而且功課多、即將考試的時候就要留校溫習。
父母交代行蹤作為身教
隨着年紀長大,青少年有愈來愈多的自由,但又要有交帶,以免父母擔心,兩者之間的平衡不易掌握,但這是成長必經階段。想子女學習交代行蹤,家長不妨在日常生活中灌輸這概念,除了言語上的提醒外,最有效的方法是身教。例如父母加班或有事,需要晚點歸家,他們也應該致電告知子女,說明自己為何晚歸以及什麼時候會回家,作子女的好榜樣。
資料提供﹕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學校社工組單位主任戴蓮梅
答﹕
我要先稱讚這位家長,雖然她感到生氣,但沒有大發雷霆,反而控制了自己的情緒,相信她在詢問過程中也保持了冷靜,這為雙方的溝通立下了一個相當好的基礎。而女兒願意坦白和道歉,有勇於認錯的勇氣,同樣值得肯定。
這位家長提到不知道應否相信她,其實她心裏有懷疑,擔心女兒不止一次瞞着自己去玩,也是人之常情。我覺得家長不放心的話,略略再追問也是無妨的,並能藉此向女兒顯示對她的着緊和擔心。不過家長追問不代表女兒肯回答,當發現女兒迴避或者矢口否認時,再問下去也沒有意義,只會破壞關係,這時家長一定要留意,在適當時候暫停追問。
事實上,在傾談的時候,家長毋須過於執著女兒有沒有前科,最重要是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家長首先要清楚表明,說謊是不可取的行為,並希望女兒有誠實的品格。另一方面,家長也要了解到,青少年漸漸長大,的確有獨立自主的需要,他們想安排自己的行程,分配玩樂和學習的時間。
我相信女兒會說謊的原因很簡單,一來她好想去玩,二來她認定家人不會容許,甚至會責備。所以當家長以朋友的身分跟她傾談,對她偶爾想出去玩的心態表示理解,並表達自己的開放和彈性,願意適當地放手,讓女兒學習自行管理時間,女兒就毋須再刻意隱瞞了。如果家長真的不能放心,怕女兒變成「無王管」的話,則可以跟她約法三章﹕給予一定自由度,安排每日行程,但去多遠、多長時間都有限制,而且功課多、即將考試的時候就要留校溫習。
父母交代行蹤作為身教
隨着年紀長大,青少年有愈來愈多的自由,但又要有交帶,以免父母擔心,兩者之間的平衡不易掌握,但這是成長必經階段。想子女學習交代行蹤,家長不妨在日常生活中灌輸這概念,除了言語上的提醒外,最有效的方法是身教。例如父母加班或有事,需要晚點歸家,他們也應該致電告知子女,說明自己為何晚歸以及什麼時候會回家,作子女的好榜樣。
資料提供﹕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學校社工組單位主任戴蓮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