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我們訪問了兩間受家長歡迎的幼稚園校長,了解一下學校面試到底注重哪方面?
問﹕面試計分,老師主要看小朋友還是家長表現?
林﹕兩者所佔的比重一樣。我們主要觀察小朋友的語文、小肌、情緒、理解等能力;家長則要看他們是否與學校有相同理念及其教養方式。
陳﹕主要觀察小朋友的回應,與老師的對談。
問﹕小朋友不合作時,例如不肯答題或不肯坐下,你們期望家長如何處理?
林﹕沒有特定期望,因為小朋友不合作有很多原因,希望家長能放鬆面對。
陳﹕對家長沒有特別期望,家長做父母應做的就可以。
預早到學校準備適應
問﹕學校希望父母一同出席面試嗎?如不能同往會否失分?
林﹕學校明白很多雙職父母未必能一同出席面試,故會體諒。
陳﹕學校不規定家長必須陪同,即使家長未能陪同也不會扣分。
問﹕學校最常問假期時,家長會帶孩子到哪兒或做什麼活動,大部分人都答去公園、圖書館,其實多去見識文化藝術等活動是否真的給老師留下好印象?校方想藉此認識考生哪方面?
林﹕學校只想了解小朋友的生活習慣,不會因常去一些指定地點而有較高分數,當然地方的選擇也會直接影響親子質素。
陳﹕此類問題只屬與兒童生活經驗有關的問題,學校沒有特別的取向。
問﹕慢熱的孩子也有機會被取錄嗎?他要有怎樣的表現才能突圍而出?
林﹕希望家長不要給子女太大壓力,認為他們一定要保持平日在家的水準才算合格。小朋友去到新環境、接觸陌生人是一種挑戰,如小朋友慢熱,建議面試前先帶他到學校附近公園,或者在學校外圍走走,讓他知道即將會跟老師談天。
陳﹕幼兒首次接觸學校,難免需要時間適應環境,所以,學校會給予時間,讓幼兒透過與家長一同遊戲適應環境。老師會理解面試的小朋友需要時間適應。家長宜平日多培養幼兒對人有禮,這不但是為了面試,也是每日與人相處應有的良好態度。
不同能力也有機會被取錄
問﹕學校會取錄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學生,以使彼此可互相學習及捨短補長嗎?那麼是否任何類型的小朋友都有機會被取錄?
林﹕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小朋友也有機會被取錄,因為我們希望發揮小朋友無限的潛能,所以沒有界定哪種能力或性格較有優勢。
陳﹕學校沒有對某一類型的小朋友有特別取向。
問﹕面試計分,老師主要看小朋友還是家長表現?
林﹕兩者所佔的比重一樣。我們主要觀察小朋友的語文、小肌、情緒、理解等能力;家長則要看他們是否與學校有相同理念及其教養方式。
陳﹕主要觀察小朋友的回應,與老師的對談。
問﹕小朋友不合作時,例如不肯答題或不肯坐下,你們期望家長如何處理?
林﹕沒有特定期望,因為小朋友不合作有很多原因,希望家長能放鬆面對。
陳﹕對家長沒有特別期望,家長做父母應做的就可以。
預早到學校準備適應
問﹕學校希望父母一同出席面試嗎?如不能同往會否失分?
林﹕學校明白很多雙職父母未必能一同出席面試,故會體諒。
陳﹕學校不規定家長必須陪同,即使家長未能陪同也不會扣分。
問﹕學校最常問假期時,家長會帶孩子到哪兒或做什麼活動,大部分人都答去公園、圖書館,其實多去見識文化藝術等活動是否真的給老師留下好印象?校方想藉此認識考生哪方面?
林﹕學校只想了解小朋友的生活習慣,不會因常去一些指定地點而有較高分數,當然地方的選擇也會直接影響親子質素。
陳﹕此類問題只屬與兒童生活經驗有關的問題,學校沒有特別的取向。
問﹕慢熱的孩子也有機會被取錄嗎?他要有怎樣的表現才能突圍而出?
林﹕希望家長不要給子女太大壓力,認為他們一定要保持平日在家的水準才算合格。小朋友去到新環境、接觸陌生人是一種挑戰,如小朋友慢熱,建議面試前先帶他到學校附近公園,或者在學校外圍走走,讓他知道即將會跟老師談天。
陳﹕幼兒首次接觸學校,難免需要時間適應環境,所以,學校會給予時間,讓幼兒透過與家長一同遊戲適應環境。老師會理解面試的小朋友需要時間適應。家長宜平日多培養幼兒對人有禮,這不但是為了面試,也是每日與人相處應有的良好態度。
不同能力也有機會被取錄
問﹕學校會取錄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學生,以使彼此可互相學習及捨短補長嗎?那麼是否任何類型的小朋友都有機會被取錄?
林﹕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小朋友也有機會被取錄,因為我們希望發揮小朋友無限的潛能,所以沒有界定哪種能力或性格較有優勢。
陳﹕學校沒有對某一類型的小朋友有特別取向。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