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政府原意增透明度 諮詢後報價變預算長青網文章

2016年09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9月23日 06:35
2016年09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2014年底就加強規管私營醫院作諮詢,為提供收費透明度,要求私院提供收費表、報價、認可服務套餐,以及披露收費的統計數據,但諮詢報告今年4月出台,報價要求改為提供服務費用預算。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新建議太寬鬆,失去保障病人原意,盼改回報價。


消委會去年接到16宗涉及公立及私家醫院收費爭拗投訴個案,今年首8個月有9宗。據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諮詢報告,市民清楚表明支持報價,但有些提交意見的團體及人士對其操作限制表關注,因醫院未必能控制或預知醫生採用的治療程序,這些會影響住院日數和消耗品等,醫院難提供準確報價,因此建議改為提供估算,稱為「預算」,而非「報價」,報告沒交代提供這意見者的身分。


「病人最擔心最終收費遠超預期」

林志釉認為,報價在法律角度比較穩妥,因涉及服務提供者提出邀約而用家接受,「價錢綁死咗」,沒太大空間改變服務內容及收費。惟若是預算則沒約束,即使最終收費相去甚遠,醫院也不必負責,病人難追究。「有時病人不是沒能力付私院醫療費,而是擔心最終收費遠超預期,才窒礙他們不敢去私院求醫。」


他認為,部分固定收費如住院費,理論上可準確報價;有經驗醫生也有能力預視病人所需治療,例如在手術前預告手術期間或手術後可能發生情况、屆時處理方式及可能衍生的費用,最重要是病人有自由選擇是否繼續接受治療。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