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王冠一﹕歐債扭曲 危機更大長青網文章

2016年08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8月24日 06:35
2016年08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加息就像市場禁忌,股樓投資者固然不悅,最憂心者莫過於全球各地趁近年美國貨幣寬鬆而大量發行以美元計價債券的企業。因為美元息率上升,意味美元計價企債的發行者,利息開支增加,加大債市爆煲的風險。


大西洋彼岸的歐洲央行,又負利率、又低息借貸、又量寬,歐洲經濟依然未見起色,歐洲央行再寬鬆的貨幣政策也不足以鼓舞企業的投資活動。不過,歐洲央行主動購買企業債券,則是企業的莫大喜訊。歐洲央行隨時需要再加大量寬力度,但苦無足夠的債券資產供其購買,假如企業更積極發行歐元計價債券,兩者可謂一拍即合。


歐央行主動購企業債 如「私人配售」

歐洲央行與歐洲企業之間的企債操作愈趨緊密,有報道更表示,有歐洲企業已實行類似「私人配售」的方式,先把企債出售予包括投資銀行在內的中介角色,然後再直接售予歐洲央行,繞過一般的公開拍債程序。歐洲央行甚至打出「開口牌」,讓企業與投資銀行度身訂做一些符合央行要求的企債品種,這種「私人配售」方式,亦為企業節省不少發行程序的時間與開支。可見央行渴求「有債可買」的程度有幾嚴重、債市有幾扭曲。


截至8月中為止的大約兩個半月時間,歐央行累計已購160億歐元企債。歐洲企業只要具備發行符合央行要求的債券條件,融資似乎毫無難度。不過,可以預見歐洲債台高築的情况將由原來的公共層面,蔓延至私人層面,下一次爆發債務危機時,後果將會更加嚴重。再者,英國脫歐可能只是歐洲秩序重整的序幕,今後歐元區還要面對多少信心挑戰,仍是未知之數。


債台高築蔓延至私人層面

歐元區的貨幣政策愈來愈離經叛道,尤其是由誰去確保央行與企業之間的企債交易行為,不是建基在某些利益關係之上?目前歐洲央行只肯披露持有企債的品種,但沒有交代佔比,難以釋除市場疑慮。


反觀美國只要捱過加息陣痛、達至利率正常化的目標,退休基金等依靠定息收入的經濟環節可望逐步回復健康,美元的息差優勢將有利吸引資金回流美國,讓美國領先其他經濟體復蘇。


王冠一財經頻道 首席評論員 wongsir.com.hk

[王冠一 國際財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