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管控稀土 中國不屈服外壓長青網文章

2010年11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E123 Administrator on 2010年11月06日 05:35
2010年11月06日 05: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儘管日前中國官方已數度表示2011年稀土出口配額不會大幅下降,但在即將舉行的首爾G20峰會上,數月來一直處於風口浪尖上的稀土出口問題極有可能被列入議事日程,面臨美日歐的集體施壓。

出口量增 均價卻大跌

消息人士透露,自今年以來中國高層領導就解決稀土行業的混亂開採和低價出口等問題,進行過多次嚴厲批示。9月初中國國務院發布《關於促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意見》,首次將稀土納入支持範圍。加之中國社會各界對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稀土業的關注度日益升溫,可以預計,中國政府稀土問題上不會屈服於外界壓力。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稀土資源,但由於長期以來亂採濫挖、新建稀土專案過多過快、出口管理不完善等原因,導致稀土資源流失嚴重,危及稀土產業安全。有統計顯示,從1990年至2005年,中國稀土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但均價卻跌至1990年時一半,如「白菜價」賤賣帶來的損失逾百億美元。中國以約佔世界30%的稀土儲量來滿足全球90%的需求,缺乏定價話語權以及造成生態破壞的困局亟待扭轉。

另一方面,以日韓為代表的西方國家近年來逐漸放棄對本國稀土的開採,通過對中國廉價稀土資源的大量進口以及走私途徑的積累囤積,已獲得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發展原料。目前公認中國年稀土走私量約為2萬噸,海關查獲的走私量尚不足三成。

採出口配額加徵稅收

近年來中國高精尖科技日益同世界接軌,航天、風力發電、電子、軍工等對稀土的「胃口」愈來愈大,按照目前每年10萬噸(內地需求約佔一半)左右的開發速度,幾十年後便無法自給,這無疑將對未來高端戰略性產業發展帶來巨大負面因素。

有學者指出,為保護稀土資源,中國在嚴打走私的同時,可採用包括出口配額在內的更多方法,如加徵稅收、進行國家戰略資源儲備、根據國際安全例外規則全面建立出口管制體系、以人民幣標價進行交易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國際爭端。

須加速行業整合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必須從速完成稀土行業的整合重組,應下決心實施稀土開採專營制度,以公平競爭機制遴選出一批企業賦予經營資格,並對其進行嚴密監管,徹底改變行業混亂現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