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家解畫:難為「正確」定分界長青網文章

2016年06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6月13日 06:35
2016年06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近30年關注有關「政治正確」的討論,自由派與保守派積極參與其中,務求爭奪對「正確」態度的話語權,左右國家日後的發展路徑。因此所謂「正確」本身並沒有固定內容,其影響亦非局限於政治議題中︰教材設定、社會福利、文學作品往往都能夠找到這些爭論的痕迹。


四成年輕人撐政府介入

美國主流論述或許認同「多元主義」是社會目前應該擁抱的價值,其正面意義固然是鼓吹社會多數與少數之間的和平共處。然而,經常把「正確」態度掛口邊卻可能適得其反,製造出一批「政治不正確」的另類少數,窒礙言論自由發展,跟本來高舉「多元」的旗幟背道而馳。


專研英語歷史的南非金山大學榮休教授Geoffrey Hughes曾在著作Political Correctness: A history of semantics and culture中概括,政治正確很能呈現出社會雙重標準的一面,因為「不正確」的指控許多時候都取決於講者的身分和背景,而非單憑句子的內容判斷,「正確」與「不正確」的邊界難有客觀準則。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去年進行民意調查,發現有四成年輕受訪者支持政府介入,阻止在公眾場合談及「攻擊少數族群的言論」,是各年齡層中最多的一群(圖),兩極化情况亦最嚴重,或許意味着這場論述之爭的序幕慢慢被拉下。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課程助理講師馮嘉誠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