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當「金融大鱷」索羅斯看淡前景之際,有「末日博士」之稱的麥嘉華(Marc Faber)似乎未算過於悲觀。他向MarketWatch表示:「我對全球經濟看法負面,不過只要環球央行印足夠鈔票刺激經濟,股市在帳面上仍不會下跌。」資金昨繼續避險,道指早段跌逾百點,德法股市跌逾2%,恒指夜期收市時報20656點,較日間期指跌152點。日圓兌美元升至106.68。瑞郎兌每歐元升至1.0878兩個月高位。期金高見每盎司1275美元,創3周高位。
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昨跌至1.66厘以下,創2月以來低位。日本10年期國債孳息昨跌至負0.155厘創新低。英國及德國10年期國債孳息再創紀錄低位。債王格羅斯(Bill Gross)警告,實施負利率的央行把債息推低,收益率降至500年來最低水平,超過10萬億美元的債券是負收益率,債市早晚會「超新星爆炸」。
債王﹕債市會「超新星爆炸」
不過麥嘉華認為中國爭取避免經濟硬着陸之際,面臨嚴峻的不利因素,但仍可能安然着陸而不致於衝擊環球市場。這有別於索羅斯認為中國經濟疲軟可能為美國以至全球經濟帶來通縮壓力的看法。
麥嘉華稱:「中國有信貸泡沫是已知的事實,當前問題是這信貸泡沫可被消減到什麼程度,而不會造成重大影響?我認為是可以辦到的。」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擔憂,去年曾觸發美股被拋售,但美股已經企穩。麥嘉華今年初也曾預期標指有機會下試5年低位,但迄今沒有兌現。不過他建議購入的貴金屬和金礦股卻有可觀回報。當前全球負收益率的國債規模超過10萬億美元,加上市場憂慮英國可能脫離歐盟,刺激期金和黃金ETF今年迄今升20%。
不過麥嘉華預期,貴金屬價格可能出現整固或回調。他認為,多數投資組合經理沒有購入足夠黃金,但以目前價位購入會有點尷尬。不過他認為購買金礦股Freeport-McMoRan仍有上漲空間。
麥嘉華重申,他仍看淡環球市况,形容美股利好因素已完全反映在股價上,容易出現顯著下跌。不過麥嘉華認為,英國6月23日公投脫離歐盟是理想做法,推動其他國家脫離組織不力的歐盟,對環球經濟有利。他認為克羅地亞、愛沙尼亞和馬耳他等小國作為獨立國家的前景,也勝過隸屬歐盟。
麥嘉華認為,歐盟過於官僚,英國應選擇承受「脫歐」風險。他以瑞士為例,該國不屬於歐盟或歐洲經濟區成員,卻能在歐盟市場運作。他說:「瑞士的表現比歐洲任何國家都好得多。或許英國可以仿效。」不過麥嘉華建議投資者應為「脫歐」帶來的動盪做準備,但強調「脫歐」長遠有利。
El-Erian﹕英脫歐才能解決矛盾
他說,英國「脫歐」也不會失去出口市場,因為英國可跟歐盟成員國訂定雙邊協議,對英國和歐洲來說也是有利的發展。他建議歐洲國家應尋找新的出口貿易伙伴,把注意力轉移至中國和印度等亞洲國家。調查機構ICM本周公布的民調顯示,48%受訪者支持英國脫離歐盟,43%支持留歐。大多民調亦顯示「脫歐」的支持率較高。
Pimco前行政總裁Mohamed El-Erian亦稱,英國退出歐盟會帶來短期市場波動,但長遠對英國及歐盟利大於弊。他表示,歐盟存在兩個不同觀點,英國認為它應該是超級自由的貿易區,而德國和法國則認為它應該成為更緊密聯繫的經濟和政治聯盟,只有英國「脫歐」才可解決矛盾。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昨跌至1.66厘以下,創2月以來低位。日本10年期國債孳息昨跌至負0.155厘創新低。英國及德國10年期國債孳息再創紀錄低位。債王格羅斯(Bill Gross)警告,實施負利率的央行把債息推低,收益率降至500年來最低水平,超過10萬億美元的債券是負收益率,債市早晚會「超新星爆炸」。
債王﹕債市會「超新星爆炸」
不過麥嘉華認為中國爭取避免經濟硬着陸之際,面臨嚴峻的不利因素,但仍可能安然着陸而不致於衝擊環球市場。這有別於索羅斯認為中國經濟疲軟可能為美國以至全球經濟帶來通縮壓力的看法。
麥嘉華稱:「中國有信貸泡沫是已知的事實,當前問題是這信貸泡沫可被消減到什麼程度,而不會造成重大影響?我認為是可以辦到的。」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擔憂,去年曾觸發美股被拋售,但美股已經企穩。麥嘉華今年初也曾預期標指有機會下試5年低位,但迄今沒有兌現。不過他建議購入的貴金屬和金礦股卻有可觀回報。當前全球負收益率的國債規模超過10萬億美元,加上市場憂慮英國可能脫離歐盟,刺激期金和黃金ETF今年迄今升20%。
不過麥嘉華預期,貴金屬價格可能出現整固或回調。他認為,多數投資組合經理沒有購入足夠黃金,但以目前價位購入會有點尷尬。不過他認為購買金礦股Freeport-McMoRan仍有上漲空間。
麥嘉華重申,他仍看淡環球市况,形容美股利好因素已完全反映在股價上,容易出現顯著下跌。不過麥嘉華認為,英國6月23日公投脫離歐盟是理想做法,推動其他國家脫離組織不力的歐盟,對環球經濟有利。他認為克羅地亞、愛沙尼亞和馬耳他等小國作為獨立國家的前景,也勝過隸屬歐盟。
麥嘉華認為,歐盟過於官僚,英國應選擇承受「脫歐」風險。他以瑞士為例,該國不屬於歐盟或歐洲經濟區成員,卻能在歐盟市場運作。他說:「瑞士的表現比歐洲任何國家都好得多。或許英國可以仿效。」不過麥嘉華建議投資者應為「脫歐」帶來的動盪做準備,但強調「脫歐」長遠有利。
El-Erian﹕英脫歐才能解決矛盾
他說,英國「脫歐」也不會失去出口市場,因為英國可跟歐盟成員國訂定雙邊協議,對英國和歐洲來說也是有利的發展。他建議歐洲國家應尋找新的出口貿易伙伴,把注意力轉移至中國和印度等亞洲國家。調查機構ICM本周公布的民調顯示,48%受訪者支持英國脫離歐盟,43%支持留歐。大多民調亦顯示「脫歐」的支持率較高。
Pimco前行政總裁Mohamed El-Erian亦稱,英國退出歐盟會帶來短期市場波動,但長遠對英國及歐盟利大於弊。他表示,歐盟存在兩個不同觀點,英國認為它應該是超級自由的貿易區,而德國和法國則認為它應該成為更緊密聯繫的經濟和政治聯盟,只有英國「脫歐」才可解決矛盾。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