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文章】上海上月底發生一宗罕見意外。位於汶水路、滬太路口的中環線高架道路因4輛建景物流旗下的超載貨車違法駛入,當中第二輛翻側,致使主橋面翹起、損毁。肇事貨車所載的數十噸預製水泥管樁翻落,部分管樁墜落至地面,導致中環線及地面交通無法通行。
據稱,事故車輛的每輛載重逾100噸,而中環線設計時,因為按照不通貨車的標準設計(禁止貨車駛入),車輛荷載載重為20至30噸。
隨後,外界提出種種質疑,其中確有值得深思之處,例如:多輛嚴重超載車輛一同進入高架橋,為何交管及路政未予以制止或處理。官方答覆:肇事車輛駛入前,路政部門未得到信息;高架目前沒有安裝相關設施以限重。由此看,監管確存漏洞。但也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說法,諸如:高架路為什麼設計荷載那麼低;為什麼不考慮極端情况;一撞就塌肯定是「豆腐渣」工程;施工隊肯定把鋼筋抽走了……
與前一批質疑不同,後幾項看似正義凜然,但經不起推敲。「中環」本就不允許貨車通行,超載車輛駛入不屬於極端情况,而屬違法,自然不在設計考慮內。其次,城市高架路設計、建造、驗收有相關標準,荷載標準即使有問題,責任也在國家標準本身,而不可能在高架設計者這裏。若肇事車輛沒有超載,懷疑高架質量倒也合理,然而4輛超載四五倍的貨車同時駛入,還發生翻側,再指摘「豆腐渣」顯然不分主次。
無端的指摘危害多
筆者向來支持公民多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贊成通過合理且有建設性的質疑推動公民社會的建設,哪怕這種質疑與官方或者多數人的意見相左。針對交警和路政未能及時處理違法車輛的問題,若事後相關部門能就此加裝秤重設備,將有助於防範風險,可謂進步。至於那些無端的指摘,決不在贊成範圍內,因為它們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危害多多。
首先,它會混淆公眾對「質疑」的認知。認為凡遇到問題,只要將矛頭對着政府、央企、富人等等群體,便自然代表正義,而不用講證據、講邏輯。這種做法本身就源於偏見,即所謂的「仇富仇官」。
其次,與建立在證據和邏輯之上的質疑相比,無端的指摘非常廉價,毋須分析、推理,甚至可以假借陰謀論顛倒是非。久而久之,民眾會放棄思考,沉浸在簡單粗暴的套路裏,生活在被愚弄之中還沾沾自喜。
第三,大量無端的指摘充斥媒體,還會營造出百家爭鳴的假象,讓人誤以為這就是多少先賢畢生以求的「言論自由」,以為攻擊、謾罵也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進而加以抵制。
最後還是要回到這宗事故。此中暴露出的上海路政、交警的監管不力是顯而易見的。但若稱「設計不合理、質量不過關」,這黑鍋我們不背。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據稱,事故車輛的每輛載重逾100噸,而中環線設計時,因為按照不通貨車的標準設計(禁止貨車駛入),車輛荷載載重為20至30噸。
隨後,外界提出種種質疑,其中確有值得深思之處,例如:多輛嚴重超載車輛一同進入高架橋,為何交管及路政未予以制止或處理。官方答覆:肇事車輛駛入前,路政部門未得到信息;高架目前沒有安裝相關設施以限重。由此看,監管確存漏洞。但也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說法,諸如:高架路為什麼設計荷載那麼低;為什麼不考慮極端情况;一撞就塌肯定是「豆腐渣」工程;施工隊肯定把鋼筋抽走了……
與前一批質疑不同,後幾項看似正義凜然,但經不起推敲。「中環」本就不允許貨車通行,超載車輛駛入不屬於極端情况,而屬違法,自然不在設計考慮內。其次,城市高架路設計、建造、驗收有相關標準,荷載標準即使有問題,責任也在國家標準本身,而不可能在高架設計者這裏。若肇事車輛沒有超載,懷疑高架質量倒也合理,然而4輛超載四五倍的貨車同時駛入,還發生翻側,再指摘「豆腐渣」顯然不分主次。
無端的指摘危害多
筆者向來支持公民多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贊成通過合理且有建設性的質疑推動公民社會的建設,哪怕這種質疑與官方或者多數人的意見相左。針對交警和路政未能及時處理違法車輛的問題,若事後相關部門能就此加裝秤重設備,將有助於防範風險,可謂進步。至於那些無端的指摘,決不在贊成範圍內,因為它們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危害多多。
首先,它會混淆公眾對「質疑」的認知。認為凡遇到問題,只要將矛頭對着政府、央企、富人等等群體,便自然代表正義,而不用講證據、講邏輯。這種做法本身就源於偏見,即所謂的「仇富仇官」。
其次,與建立在證據和邏輯之上的質疑相比,無端的指摘非常廉價,毋須分析、推理,甚至可以假借陰謀論顛倒是非。久而久之,民眾會放棄思考,沉浸在簡單粗暴的套路裏,生活在被愚弄之中還沾沾自喜。
第三,大量無端的指摘充斥媒體,還會營造出百家爭鳴的假象,讓人誤以為這就是多少先賢畢生以求的「言論自由」,以為攻擊、謾罵也是「言論自由」的一部分,進而加以抵制。
最後還是要回到這宗事故。此中暴露出的上海路政、交警的監管不力是顯而易見的。但若稱「設計不合理、質量不過關」,這黑鍋我們不背。
作者是內地資深傳媒人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