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樓巿似暫喘定,後巿去向如何?美聯集團(1200)主席黃建業昨出席香港專業人士協會午餐會演講,他認為香港樓巿正面對五大警號,包括供應增加、美國加息、經濟增長放慢、負資產增加,以及失業率上升(SIGNs of Urgency,見圖),料未來兩年樓價將進一步下跌近兩成,即由去年9月高位計累跌三成。因應上述最新形勢,黃建業以十二字真言「減推地、振經濟、宜撤辣、鬆銀根」贈港府,認為應將住宅供應目標減少20%、重推投資移民促進就業、撤銷雙倍印花稅(DSD)及買家印花稅(BSD),以及將按揭成數上限調升至七成,避免樓價崩盤。
港府多名官員近日表示,仍未能確定樓市下跌周期已形成,目前無意放寬逆周期措施。不過,黃建業指他從美聯前線員工掌握到的最新數據,以及觀察本港經濟的情况,相信樓市已確定進入跌市。他強調,本港樓價升跌與經濟好壞的關連性高,例如1997年第四季至2003年第一季本港經濟多次陷入衰退,期內樓價亦大跌近七成。他認為,港府應該汲取當年的教訓,不再盲目增加供應,「本港經濟於1998年急劇惡化,理論上港府應該減少供應穩定樓價,但當時董建華政府卻照推『八萬五』政策(即每年公營及私營房屋供應不少於8.5萬個)大增供應,結果令樓價暴跌、負資產個案急升。目前本港經濟差勁,跟着的日子只會更差,在這情况下若港府仍要增加住宅供應,樓價有很大的下跌壓力。」
建議重推投資移民振就業
港府於去年12月更新《長遠房屋策略》,2016/17至2025/26年度未來10年期間,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6萬個,當中私樓單位為18萬個,即每年平均1.8萬個。黃建業認為,目前本港經濟明顯已較半年前惡化,建議港府應跟着經濟走,將每年供應目標下調20%,「我支持港府大量造地,但造地與供應是兩個概念,並非造地後就要即時推出來賣,若經濟不好便賣少些,等經濟好轉才賣多些。」
至於振興經濟的方案,黃建業認為,港府應重新打造本港好客之都的形象,吸引旅客重臨,為旅遊業及零售業再注入動力;本港醫療及教育制度具備優勢,內地人對有關服務需求殷切,建議可加快發展該兩大產業。另外,他認為港府應重推投資移民計劃,並且規定這些移民須投資實業,在某一時期內僱用一定數目的港人。上述方案若多管齊下,近月失業率上升的壓力便會紓緩,變相可支持樓價。
即使減辣 樓價也難升
減少供應及振興經濟料中長期才見到效果,而黃建業跟着建議的「宜撤辣、鬆銀根」,他認為對支持樓價可望立竿見影。「鬆銀根」方面,金管局去年2月推出第六輪物業按揭貸款逆周期措施,將按揭成數上限劃一下調至六成。黃建業認為,因應市場變化,現時金管局應將按揭成數上限調高至七成,「目前銀行大把錢但借唔到出去,但好多人想買樓又借唔到錢。其實實際需求好大,只要金管局調整政策,市場氣氛就會好轉」。近月金管局加強監管,令財務公司向客戶批出按揭貸款難度增加,有關監管亦可作技術修訂,方便市民借錢買樓。
港府於2010年以來先後推出額外印花稅(SSD)、BSD及DSD,以稅務辣招增加買家置業成本;黃表示,DSD對市民換樓帶來阻礙,既然市場已出現變化,建議港府可先考慮撤銷DSD,若市况進一步轉壞再撤BSD。港府於2014年5月放寬DSD換樓期限後,投資者認為屬支持後市的政策信號大舉入市,跟着年半內樓價勁升近兩成;惟黃建業相信,即使目前撤銷DSD,樓價歷史重演勁升機會不大,「目前經濟較差,很多人也為保住份工而閉翳,減辣樓價都唔會升。」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攝影 鄧宗弘
[名人樓市論壇]
港府多名官員近日表示,仍未能確定樓市下跌周期已形成,目前無意放寬逆周期措施。不過,黃建業指他從美聯前線員工掌握到的最新數據,以及觀察本港經濟的情况,相信樓市已確定進入跌市。他強調,本港樓價升跌與經濟好壞的關連性高,例如1997年第四季至2003年第一季本港經濟多次陷入衰退,期內樓價亦大跌近七成。他認為,港府應該汲取當年的教訓,不再盲目增加供應,「本港經濟於1998年急劇惡化,理論上港府應該減少供應穩定樓價,但當時董建華政府卻照推『八萬五』政策(即每年公營及私營房屋供應不少於8.5萬個)大增供應,結果令樓價暴跌、負資產個案急升。目前本港經濟差勁,跟着的日子只會更差,在這情况下若港府仍要增加住宅供應,樓價有很大的下跌壓力。」
建議重推投資移民振就業
港府於去年12月更新《長遠房屋策略》,2016/17至2025/26年度未來10年期間,總房屋供應目標為46萬個,當中私樓單位為18萬個,即每年平均1.8萬個。黃建業認為,目前本港經濟明顯已較半年前惡化,建議港府應跟着經濟走,將每年供應目標下調20%,「我支持港府大量造地,但造地與供應是兩個概念,並非造地後就要即時推出來賣,若經濟不好便賣少些,等經濟好轉才賣多些。」
至於振興經濟的方案,黃建業認為,港府應重新打造本港好客之都的形象,吸引旅客重臨,為旅遊業及零售業再注入動力;本港醫療及教育制度具備優勢,內地人對有關服務需求殷切,建議可加快發展該兩大產業。另外,他認為港府應重推投資移民計劃,並且規定這些移民須投資實業,在某一時期內僱用一定數目的港人。上述方案若多管齊下,近月失業率上升的壓力便會紓緩,變相可支持樓價。
即使減辣 樓價也難升
減少供應及振興經濟料中長期才見到效果,而黃建業跟着建議的「宜撤辣、鬆銀根」,他認為對支持樓價可望立竿見影。「鬆銀根」方面,金管局去年2月推出第六輪物業按揭貸款逆周期措施,將按揭成數上限劃一下調至六成。黃建業認為,因應市場變化,現時金管局應將按揭成數上限調高至七成,「目前銀行大把錢但借唔到出去,但好多人想買樓又借唔到錢。其實實際需求好大,只要金管局調整政策,市場氣氛就會好轉」。近月金管局加強監管,令財務公司向客戶批出按揭貸款難度增加,有關監管亦可作技術修訂,方便市民借錢買樓。
港府於2010年以來先後推出額外印花稅(SSD)、BSD及DSD,以稅務辣招增加買家置業成本;黃表示,DSD對市民換樓帶來阻礙,既然市場已出現變化,建議港府可先考慮撤銷DSD,若市况進一步轉壞再撤BSD。港府於2014年5月放寬DSD換樓期限後,投資者認為屬支持後市的政策信號大舉入市,跟着年半內樓價勁升近兩成;惟黃建業相信,即使目前撤銷DSD,樓價歷史重演勁升機會不大,「目前經濟較差,很多人也為保住份工而閉翳,減辣樓價都唔會升。」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攝影 鄧宗弘
[名人樓市論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