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市場對於創業板檢討機制各有意見,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合夥人歐振興建議,創業板檢討宜從整體角度出發,就不同發展階段公司分層,並可借鑒美國設立升降班制度,間接令質素暫未達標公司不能轉主板,給予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清晰定位。
港交所今年首5個月發出8個指引,包括闡述拒絕公司上市申請以及將3個案例視為重新上市的原因,歐振興表示,指引相當於去年全年數量,且近期甚至有國際投行保薦的公司申請被拒絕,反映港交所向市場釋出信息,即監管機構關注借殼上市問題,並對此取態嚴謹。他亦指出,部分情况下借殼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如順應市場環境需要轉變業務、或白武士拯救垂危的公司等,股價波動亦有各種原因,不能一概而論。
借鑑其他市場 讓投資者清楚目標
因此他認為創業板檢討應以大方向為主,可借鑑其他市場,如美國的轉板機制多樣,甚至有降板機制,讓投資者知道自己買的公司是屬於哪個階段。創業板走過17年,公司數量不少,亦可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分層,如剛剛符合上市標準的基礎企業為一層,以及具備潛質2至3年後有機會轉主板的公司為另一層,可令投資者更清楚投資目標,減少混淆。
港交所今年首5個月發出8個指引,包括闡述拒絕公司上市申請以及將3個案例視為重新上市的原因,歐振興表示,指引相當於去年全年數量,且近期甚至有國際投行保薦的公司申請被拒絕,反映港交所向市場釋出信息,即監管機構關注借殼上市問題,並對此取態嚴謹。他亦指出,部分情况下借殼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如順應市場環境需要轉變業務、或白武士拯救垂危的公司等,股價波動亦有各種原因,不能一概而論。
借鑑其他市場 讓投資者清楚目標
因此他認為創業板檢討應以大方向為主,可借鑑其他市場,如美國的轉板機制多樣,甚至有降板機制,讓投資者知道自己買的公司是屬於哪個階段。創業板走過17年,公司數量不少,亦可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分層,如剛剛符合上市標準的基礎企業為一層,以及具備潛質2至3年後有機會轉主板的公司為另一層,可令投資者更清楚投資目標,減少混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