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譚新強﹕儲局孳息曲線對加息預期的落差長青網文章

2016年05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5月31日 06:35
2016年05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數星期美聯儲局態度轉強硬,不停放風說快將加息。上周五主席耶倫也正式發聲,認為經濟情况適合在未來數月加息。最近美國的經濟數據確有所改善。第一季度的GDP獲修訂高一點,達0.8%。但大部分分析師仍然預期全年GDP可回升至不過不失的2%。失業率徘徊在4.9%的低位,接近全民就業的定義,符合加息的條件。通脹仍未達標,只約1.1%,遠低於2%的目標。但工資增長率已升至2.5%,油價亦已回升至近每桶50美元,所以聯儲仍堅持通脹將在未來一兩年內回升至2%左右。


6月不加息 免做英脫歐罪人

在這強烈口術攻勢下,Fed Funds期貨顯示6月的加息概率由1個月前的4%增至30%,7月加息概率更由15%升至54%。看來美聯儲局仍不想因在6月加息,而背上影響英國Brexit公投之嫌疑。7月加息概率既高於50%,亦符合現時美聯儲局極着重的「高透明度市場溝通」政策。


大摩、高盛等美資大行,又再摩拳擦掌,發功鼓吹強美元的走勢(美國金融股最近亦反彈了不少)。美元指數DXY亦確從月初的92.6低位反彈至近96。多數分析師更認為在美國大選後,將在12月再加息一次。美聯儲局3月的Dot Plot,反映內部17名要員的預期,中間預期明年底前加息次數高達6次,到1.75厘至2.0厘水平!


利率曲線反映美經濟非佳

市場對短期加息的預期,的確「被迫」提升,但市場是否真的對美國以至全球經濟前景變得很樂觀,而接受繼續多次加息的可能呢?從預測性極強的美孳息曲線(yield curve)的形態變化看來,情况似乎恰恰相反。近月孳息曲線變得愈來愈平,意味着未來經濟增長預期正在減低。10年利率確從1.74厘升至1.85厘,但兩年利率升得更快,從0.7厘升至0.91厘,所以形態上,孳息曲線是2007年12月以來最扁平的,實在非常嚇人!如曲線變成「倒掛」(inverted),這當然更是經濟衰退的傳統領先指標。但另外從TIPS的「打和點」來計算通脹預期,兩年通脹預期竟從年初0.6%升至1.5%,10年預期更升至1.6%。那麼市場10年的實際(real)GDP預期不就是只有0.25%,變成「滯脹」(stagflation),更加恐怖!


最近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亦調低了今年的全球GDP預測,從3.4%減至3.2%。上周在日本的G7峰會,更有傳聞日本曾堅持要在聯合聲明內加一段對全球經濟危機將至的警告。最後雖未被接納,但最少看到日本的情况有多壞。安倍最近亦表明在現今情况下,根本不可能第二次增加消費稅,日圓亦因而下跌。中國的經濟前景就更不用說了,L形經濟已是最好的新常態,GDP繼續漸漸下滑至6%以下更已是共識。


人民幣美元不波動 資產市場可企穩

即使在這加息陰影下,全球股市整體反應不錯,跟去年8月和今年1月的情况有天淵之別。雖然5月初全球股市確下跌一輪,但至今不少指數如標普已反正,升了約1.5%。連恒指近日都收復不少失地,本月暫跌2%。個別優質股如騰訊(0700)、瑞聲(2018)等,更創新高。油價更加堅挺,反升了超過10%!


我認為全球股市能站穩的原因有四個:(1)第二次加息對市場的心理壓力總比第一次小很多;(2)市場可能真的相信美國今年經濟不錯,盈利亦已見底;(3)市場明顯不相信聯儲局真的能在未來一年半加6次息或更多,所以整體息率仍屬偏低;(4)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中國。


上兩次的全球股市下跌得那麼嚴重,除了擔憂美加息,更重要的是中國主動較大幅度的一次性貶值。


最近人幣中間定價雖然創了2011年以來新低,但跌速較溫和,現價和遠期價仍未跌至新低。外匯流出的情况雖仍存在,但速度已有所放緩,暫未再見恐慌性拋售。


早說過,今年最重要的宏觀指標為匯率。只要人幣不暴跌,DXY不暴升,不用對股、債、油等市場太過擔心。


中環資產持有騰訊控股及瑞聲科技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