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中央泛民關係解凍 應建立常態化溝通長青網文章

2016年05月1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5月19日 06:35
2016年05月1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來港視察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在歡迎晚宴的講話,基本上回應了近期引起關注的熱點問題。他指極少數打着「港獨」旗號的人,是以本土之名行分裂之實,對「港獨」的批評點到即止。他又從國策、內地與香港最大公約數和實踐行得通三個層面來表述「一國兩制」前景,認為不會改變、不應改變和沒有必要改變,藉此平服近期有人提出所謂「二次前途談判」而攪動的思緒。總的而言,張德江講話平實、語調溫和,即使以為被批評而對號入座的人也不至於有太大反彈,貫徹他此行爭取團結最大多數,避免激發更大對抗的基調。張德江這篇講話值得關注,而他在晚宴前的小範圍酒會有4名泛民議員出席,是回歸以來首次有中央領導人與泛民議員近距離面對面交流,這一幕的意義重大,也值得關注和討論。


回歸19年不相往來

領導人泛民首交流

張德江與部分泛民議員在酒會交流互動,有深層意義。首先是回歸以來,中央與以往的民主派到泛民陣營,基於種種原因而處於近乎零接觸狀態;近年由泛民衍生出來的極端激進勢力與中央對着幹,泛民議員參與「拉布」破壞議事,包括2014年政改方案,寧可玉石俱焚,放棄透過理性商討解決爭議等,使泛民與特區政府和中央的關係陷於冰點。19年來,即使僅有幾次安排全體議員到內地交流、參訪或商討政改事宜等,都曾發生這樣那樣的紛爭,未能建立和累積互信,甚至不歡而散。例如多年前,全體立法會議員獲安排到廣東參訪,張德江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在接待議員的座談會上,雙方就一些課題包括六四事件的處理而爭吵,張德江說「話不投機半句多」,之後個別議員拋出「圈套論」,認為中了內地的圈套;雙方城府隔閡之深,可見一斑。


今次張德江與泛民議員交流,已知是當局主動提出並推動成事。在全體泛民議員抵制晚宴的情况下,安排小範圍酒會,邀請泛民議員的黨派代表出席,可見當局用心良苦。泛民否決政改方案,與中央嫌隙未彌合,現在張德江已經是中央領導人,他此行要在港見到泛民議員,這個取態放在歷來中央與泛民的關係審視是別饒意義,起碼釋出中央嘗試對泛民關係解凍的信息。這次「酒會交流」是回歸以來的重要政治事態,若能持續積極發展,日後會被視為香港政治情勢轉折點的里程碑。


其次是政改方案否決之後,本港政治生態愈趨激化,「自主」、「自決」甚至港獨等冒出或明或暗的分離分裂傾向,成為政治訴求或是個別政團的路線目標。若趨勢發展下去,中央被迫出手處理,「一國兩制」將不保,香港肯定承受災難性後果。張德江此際主動與泛民黨派代表接觸,即使在交流互動時言語間並無提示或告誡,不過在客觀上應有透過親身接觸,遏止泛民政團滑向「離心」的考慮。


出席小範圍酒會的4名泛民議員,據他們會後向記者交代,已經向張德江提出撤換特首、重啟政改等訴求。姑勿論這些訴求的邏輯是否成立或合理,酒會短短約50分鐘,還有其他6名議員表達意見,加上張德江須作整體概括回應,因此不會有深入交談;張德江對他們的訴求,也不可能即席明確回應。可以說,這次交流形式重於實質。另外,若認為一次短暫交流就會取得什麼成果,那個期望也過高了,若視之為日後泛民與中央常態交流溝通的起步,意義就不一樣。


特首應發揮橋樑作用

為中央泛民鋪橋搭路

泛民議員與張德江在酒會上未見有「後會有期」之說,不過在酒會之後,有泛民議員稱,留意到張德江覺得,如果現時溝通少就可以增加溝通。設若張德江真的有這種想法,雖無再約見面交流,卻可解讀為他釋出了「增加溝通」的意願。泛民應向有關方面釐清張德江是否願意與泛民增加溝通,並要把握機會,建立泛民與中央溝通常態化。這方面,梁振英應該主動發揮作為中央與香港的橋樑作用,為溝通常態化鋪橋搭路,把泛民與中央的關係納入正軌;設若取得成果,將是回歸以來特首在政治上的重要政績之一。


泛民陣營在社會上取得不少支持,這在歷次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已經一再證明。所以從現實功利角度,泛民蘊蓄巨大政治能量,卻與中央無溝通而形同世仇,這樣的政局不可能穩定。回歸以來,本港政治生態愈趨激越,甚至出現管治困局,都與這種不正常狀態有很大關係。今次張德江破例與泛民議員交流,未知是否反映了中央正在摸索全面調整與泛民的關係?從香港最大利益出發,當然希望見到與中央交流、互動和溝通,並非屬於建制陣營的專利,而是本港各方面勢力同屬中央的交往對象。中央與泛民關係正常化,包括重新給泛民議員發出回鄉證,是需要考慮在內的時候了。


■歡迎回應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