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周四歐洲央行宣布,繼上月加強刺激經濟措施力度後,是次會議決定維持息率及買債規模不變。摩根資產管理歐洲股票基金經理Thomas Buckingham表示,「央行需要一些時間讓3月的措施發揮成效。重點反而是(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已重申,為了經濟增長,他不會吝嗇使用工具箱裏的任何法寶。」他認為市場波幅漸減,歐洲經濟將逐步復蘇。但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當地經濟仍然未如預期理想,負利率及量寬加碼究竟能否為實體經濟注入動力,仍需留意今周公布歐元區第一季GDP數據。
歐洲央行於3月10日進行多項刺激經濟措施,當中包括下調利率至負0.4厘、將購買資產計劃規模從每月600億歐元擴大至800億歐元,及於6月起推出為期四年的第二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II)等。Buckingham指出,TLTRO II能夠讓銀行以負利率向央行借貸,並將資金以較高的利率貸款給有需要的企業,從中賺取利差。他表示,「無論是正數還是負數的息率,只要在向央行借貸與銀行外借予企業之間存在正數的利差,銀行就能夠從中獲利。」他認為目前的經濟環境利好歐洲市場復蘇,寬鬆的貨幣政策令歐元匯率保持低位、而油價維持低位亦為能源進口國為主的歐盟國家帶來優勢。
英拖累歐洲經濟
受到脫歐公投及全球經濟增長仍然疲弱所影響,英國上周公布零售銷售數據,3月同店零售銷售下降0.7%,屬於自去年8月以來最差表現。他指出,英國在眾多歐盟國家當中,屬最國際化的經濟體。歐洲平均各國五成收入來自國外,英國則高達八成。因此環球經濟表現未如理想時,當地亦不能倖免。他指出,英國仍有某些板塊或企業值得投資,「例如英國的房地產一直受到各國投資者追捧,相關的行業仍然吸引。」英國市場中亦有不少能源及商品相關的企業,某程度上拉低歐洲經濟表現,「撇除英國及商品表現,歐元區的表現其實不錯。」至於脫歐公投方面,他認為政治上的不穩定性的確會為英國以至歐洲帶來影響,「但歐洲區內國家眾多,每年均有5、6個選舉……只能說公投過後,維持現狀應會令目前市場因疑慮產生的沽壓釋除,減低市場的波動性。」
更看好歐洲邊緣國家
Buckingham認為,經歷歐債危機後,各國企業以至政府均進行提升效益、減槓桿的措施,暫時可見歐洲本土的經濟發展將較環球經濟正面。他表示,「愛爾蘭是一個經濟改革後的好例子。在歐債危機後,由於房產泡沫爆破,銀行以較合理的低價購入過剩的房屋,不少剩餘產能在這個過程中被消化。這個過程促進了該地區各行業的效率,去年單是愛爾蘭的GDP增長就高達6.8%。」他指出,歐洲各國仍然有不少地方在結構上需要改善,可能牽涉勞工及稅制上的改革。如果改革發展順利,該等國家的投資價值將有所增加。
地區方面,他較看好歐洲邊緣國家過於核心國;行業方面,歐洲本土消費相關的行業,例如保險業、西班牙及意大利的公用股,在低息環境之下表現應較與國際貿易相關的行業優勝。
銀行資本質素大幅改善
Buckingham表示,早前某些歐洲銀行股價急跌,他認為是外界擔心其資金問題,「那些股價急降的銀行中,部分資產負債表不夠強。但過去兩年歐洲央行不斷對該區銀行進行壓力測試,這些銀行目前的核心股票第一級資本比率(core equity tier 1 ratio)較金融海嘯後的任何時間都要高。」摩根資產管理對行業的前景預測為中性,從總體水平而言,他認為零售銀行的表現將較投資銀行優勝。前者的客戶較多為本地客戶,受惠於歐洲經濟逐漸復蘇的勢頭,按揭市場中佔比較大的銀行盈利或更大。而歐洲監管機構最近收緊對投資銀行的管制,令其營運成本上升,獲利的空間亦變相減少。另外,要留意投資銀行向新興市場貸款較多,這些貸款的質素較低亦令人擔憂。
歐元穩定利好股市
展望今年,他認為暫時沒有很大的負面消息會令市場重拾1、2月的負面情緒,環球市場的波動減少。現時歐洲央行與美國聯儲局同樣傾向鴿派的取態,保持溫和不加息令兩者在政策上的分歧收窄,歐元兌美元的風險降低,亦為歐洲的股票投資提供更穩定的發展空間。
明報記者
[蘇樂恩 基金特區]
歐洲央行於3月10日進行多項刺激經濟措施,當中包括下調利率至負0.4厘、將購買資產計劃規模從每月600億歐元擴大至800億歐元,及於6月起推出為期四年的第二輪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 II)等。Buckingham指出,TLTRO II能夠讓銀行以負利率向央行借貸,並將資金以較高的利率貸款給有需要的企業,從中賺取利差。他表示,「無論是正數還是負數的息率,只要在向央行借貸與銀行外借予企業之間存在正數的利差,銀行就能夠從中獲利。」他認為目前的經濟環境利好歐洲市場復蘇,寬鬆的貨幣政策令歐元匯率保持低位、而油價維持低位亦為能源進口國為主的歐盟國家帶來優勢。
英拖累歐洲經濟
受到脫歐公投及全球經濟增長仍然疲弱所影響,英國上周公布零售銷售數據,3月同店零售銷售下降0.7%,屬於自去年8月以來最差表現。他指出,英國在眾多歐盟國家當中,屬最國際化的經濟體。歐洲平均各國五成收入來自國外,英國則高達八成。因此環球經濟表現未如理想時,當地亦不能倖免。他指出,英國仍有某些板塊或企業值得投資,「例如英國的房地產一直受到各國投資者追捧,相關的行業仍然吸引。」英國市場中亦有不少能源及商品相關的企業,某程度上拉低歐洲經濟表現,「撇除英國及商品表現,歐元區的表現其實不錯。」至於脫歐公投方面,他認為政治上的不穩定性的確會為英國以至歐洲帶來影響,「但歐洲區內國家眾多,每年均有5、6個選舉……只能說公投過後,維持現狀應會令目前市場因疑慮產生的沽壓釋除,減低市場的波動性。」
更看好歐洲邊緣國家
Buckingham認為,經歷歐債危機後,各國企業以至政府均進行提升效益、減槓桿的措施,暫時可見歐洲本土的經濟發展將較環球經濟正面。他表示,「愛爾蘭是一個經濟改革後的好例子。在歐債危機後,由於房產泡沫爆破,銀行以較合理的低價購入過剩的房屋,不少剩餘產能在這個過程中被消化。這個過程促進了該地區各行業的效率,去年單是愛爾蘭的GDP增長就高達6.8%。」他指出,歐洲各國仍然有不少地方在結構上需要改善,可能牽涉勞工及稅制上的改革。如果改革發展順利,該等國家的投資價值將有所增加。
地區方面,他較看好歐洲邊緣國家過於核心國;行業方面,歐洲本土消費相關的行業,例如保險業、西班牙及意大利的公用股,在低息環境之下表現應較與國際貿易相關的行業優勝。
銀行資本質素大幅改善
Buckingham表示,早前某些歐洲銀行股價急跌,他認為是外界擔心其資金問題,「那些股價急降的銀行中,部分資產負債表不夠強。但過去兩年歐洲央行不斷對該區銀行進行壓力測試,這些銀行目前的核心股票第一級資本比率(core equity tier 1 ratio)較金融海嘯後的任何時間都要高。」摩根資產管理對行業的前景預測為中性,從總體水平而言,他認為零售銀行的表現將較投資銀行優勝。前者的客戶較多為本地客戶,受惠於歐洲經濟逐漸復蘇的勢頭,按揭市場中佔比較大的銀行盈利或更大。而歐洲監管機構最近收緊對投資銀行的管制,令其營運成本上升,獲利的空間亦變相減少。另外,要留意投資銀行向新興市場貸款較多,這些貸款的質素較低亦令人擔憂。
歐元穩定利好股市
展望今年,他認為暫時沒有很大的負面消息會令市場重拾1、2月的負面情緒,環球市場的波動減少。現時歐洲央行與美國聯儲局同樣傾向鴿派的取態,保持溫和不加息令兩者在政策上的分歧收窄,歐元兌美元的風險降低,亦為歐洲的股票投資提供更穩定的發展空間。
明報記者
[蘇樂恩 基金特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