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黃之鋒及周庭申請聯名銀行帳戶被拒,銀行只說不是政治考慮把問題輕輕帶過。這件事不是孤立個案,近幾年香港的銀行動輒關閉客戶帳戶、拒絕新客戶開戶,又不解釋原因。這是香港式的金融排斥,不應存在,否則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必然褪色、淪落。
依歐盟委員會2008年的報告界定,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是指「社會中部分群體不能獲取生活所需的主流市場金融服務及產品,因而不能過正常的社會生活」。世界銀行對「生活所需的主流市場金融服務及產品」的界定是:銀行業務(存、提、轉帳)、儲蓄(包括投資增值)、借貸和保險四大類。金融排斥的方法包括:以參與資格限制客戶(例如開立投資帳戶的財務要求)、以參與條件篩選客戶(例如散戶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分別)、以高交易費用阻嚇客戶(例如高利率的私人貸款)、以目標行銷局限特定客戶(例如上市公司配股),以及主動不參與的自我排斥(典型例子是因為不了解或認為費時失事)。
黃之鋒事件 冰山一角
遭受金融排斥這種不公平對待的群體,多是社會的弱勢社群,特別是窮人、失業者、露宿者、獨身人士、少數族裔等。金融排斥是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具體表現之一。現代社會的普世價值,認為金融共融(Financial Inclusion)是社會的公共財產(public goods),政府有責任釐定金融共融政策,利及萬民。如果不談公義只看功利,金融排斥不單是歧視社會低層的市民,還會降低資本市場的效率、增加交易成本、浪費社會資源、拖慢社會發展、擴大貧富差距。這些社會代價,都是學者研究的結論(例如Botti and Bollino 2013文章),不是我危言聳聽。
歧視低下層 擴大貧富差距
金融排斥在任何社會都存在,分別是程度不同。通常是社會愈發達、金融體制愈成熟,金融排斥的情况愈輕微。依國際標準來說,香港這個高度發達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排斥不算嚴重。但根據世界銀行的2014年金融共融指數(Global Findex),香港在各分類指數的得分,多在新加坡、日本、英國和美國後面。特別是低收入人士能夠向銀行借貸的比率,只是新加坡的30%、美國的22%。
金融共融 港排在星美日後
金融排斥和金融共融是當代焦點社會問題,香港卻缺乏關注。蓋茨夫婦成立的慈善基金會,在2008年資助成立國際金融共融聯盟(The Alliance for Financial Inclusion,簡稱AFI),專門研究發展中國家如何改善貧窮人口的金融參與和共融。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證監會是代表中國在AFI的成員,香港是已發展地區,在AFI沒有席位。AFI在2011年發表的瑪雅聲明(Maya Declaration)提出國際齊心戮力,改善金融共融,以解貧窮。歐盟國家、英國和澳洲政府,都曾經成立專責工作組,研究當地的金融排斥和共融問題。香港在這方面的工作,還是交白卷。
註:以下網站可下載歐盟委員會2008年金融排斥報告:http://ec.europa.eu/social/BlobServlet?docId=5092&langId=en
mfchan@nobleapex.co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依歐盟委員會2008年的報告界定,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是指「社會中部分群體不能獲取生活所需的主流市場金融服務及產品,因而不能過正常的社會生活」。世界銀行對「生活所需的主流市場金融服務及產品」的界定是:銀行業務(存、提、轉帳)、儲蓄(包括投資增值)、借貸和保險四大類。金融排斥的方法包括:以參與資格限制客戶(例如開立投資帳戶的財務要求)、以參與條件篩選客戶(例如散戶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分別)、以高交易費用阻嚇客戶(例如高利率的私人貸款)、以目標行銷局限特定客戶(例如上市公司配股),以及主動不參與的自我排斥(典型例子是因為不了解或認為費時失事)。
黃之鋒事件 冰山一角
遭受金融排斥這種不公平對待的群體,多是社會的弱勢社群,特別是窮人、失業者、露宿者、獨身人士、少數族裔等。金融排斥是社會排斥(Social Exclusion)的具體表現之一。現代社會的普世價值,認為金融共融(Financial Inclusion)是社會的公共財產(public goods),政府有責任釐定金融共融政策,利及萬民。如果不談公義只看功利,金融排斥不單是歧視社會低層的市民,還會降低資本市場的效率、增加交易成本、浪費社會資源、拖慢社會發展、擴大貧富差距。這些社會代價,都是學者研究的結論(例如Botti and Bollino 2013文章),不是我危言聳聽。
歧視低下層 擴大貧富差距
金融排斥在任何社會都存在,分別是程度不同。通常是社會愈發達、金融體制愈成熟,金融排斥的情况愈輕微。依國際標準來說,香港這個高度發達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排斥不算嚴重。但根據世界銀行的2014年金融共融指數(Global Findex),香港在各分類指數的得分,多在新加坡、日本、英國和美國後面。特別是低收入人士能夠向銀行借貸的比率,只是新加坡的30%、美國的22%。
金融共融 港排在星美日後
金融排斥和金融共融是當代焦點社會問題,香港卻缺乏關注。蓋茨夫婦成立的慈善基金會,在2008年資助成立國際金融共融聯盟(The Alliance for Financial Inclusion,簡稱AFI),專門研究發展中國家如何改善貧窮人口的金融參與和共融。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證監會是代表中國在AFI的成員,香港是已發展地區,在AFI沒有席位。AFI在2011年發表的瑪雅聲明(Maya Declaration)提出國際齊心戮力,改善金融共融,以解貧窮。歐盟國家、英國和澳洲政府,都曾經成立專責工作組,研究當地的金融排斥和共融問題。香港在這方面的工作,還是交白卷。
註:以下網站可下載歐盟委員會2008年金融排斥報告:http://ec.europa.eu/social/BlobServlet?docId=5092&langId=en
mfchan@nobleapex.co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陳茂峰博士 峰哥EQ]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