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通脹受控 寬鬆料持續 PPI兩年來按月首回升 內需回暖長青網文章

2016年04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4月12日 06:35
2016年04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3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增2.3%,與2月份升幅相同,略低於市場預期升2.4%,不過按月計卻減少0.4%,顯示通縮壓力未消除,經濟師均認為中央不應放鬆警惕,仍須以穩增長為要務;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則有驚喜。雖然按年下降4.3%,但比市場預期的跌4.6%及2月的跌幅收窄,且按月計上升0.5%,為2013年12月以來首度按月錄得升幅。


明報記者 陳子凌、顧冷冰

CPI主要受到豬肉及蔬菜價格按年飈三成拉動,實際內地並未擺脫通縮風險,因豬肉及蔬菜按年大升純粹天氣及短期供應不足,加上去年基數低,按月計食品價格其實下降1.8%,豬肉及蔬菜價格均下跌(見圖)。對於CPI按月減少,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春節後大多數食品價格回落,加上假日影響減退,機票和旅行等交通項目收費減少,以及工人陸續上班,服務業勞動力恢復,令部分新年時加價的服務價格回落。


豬肉菜價飈升 食品價按月實降1.8%

另一方面,反映上游通脹的PPI按月止跌,大宗商品價格企穩及近期內地樓市興旺帶動建築相關產業升溫是主因,但按年計已經連續49個月負增長,未能對中後期CPI構成太大上升壓力。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便預計,在豬肉、菜價增速逐步放緩下,未來內地最多只會溫和通脹。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也表示,食品價格按月已回落,非食品通脹維持低迷,鑑於工業仍處深度通縮,經濟改善基礎不牢固,不認為中央有防通脹的必要,反而進一步的政策寬鬆仍然必須。


民生證券:PPI全年仍負增長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在報告中表示,早前豬肉漲價主因供應收縮而非需求增加,在需求不強下,豬價難有進一步上升空間;PPI反映部分上游工業品價格出現反彈。但由於去產能力度不及預期、地產投資反彈也沒有持續性,PPI能否持續上漲成疑,預料全年仍難扭轉負增長。從中期看,CPI仍低於全年3%的目標,而且PPI持續負增長,通縮相比通脹更值得擔憂,所以控通脹不是貨幣政策核心,穩增長才是第一要務,人行不會因此收緊政策,減息及降準空間亦不會受制約。


但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認為,現時1年期存款利率為1.5厘,CPI是2.3%,令實質利率為負0.8%,已是嚴重負實質利率階段,就算全年CPI可控制在3%以下,負利率現狀會是人行再大幅減息的重要考量因素。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