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現在香港的市况可說是極端的兩極化。騰訊控股(0700)現在正是「段段有」,不啻是持有者的救世主,其他的卻又乏善足陳,金融股慘被沽售,匯豐控股(0005)又見近年新低。現在是市場中一堆升、一堆跌。指數看似變化不大,但買對與買錯,卻可以是冰火兩重天。美國的市况亦大抵如是,市升並不是全盤皆升,跌市也並不是全盤皆跌,這種情况現在已是環球的新常態。
現在日圓兌每美元一度升穿108,人民幣最近也已升值了10%,悲觀的預期皆已告落空。油價於近期高位徘徊,內地資金充裕,借錢易如反掌,這一切皆說明市况如要複製稍前的慘况並不容易。內地推行的「債轉股」現在看來也不是太壞,就如建高鐵,如未能埋尾,那些債就會叫做壞帳,現在雖然未能收回資金,但卻可以收回股票,無論如何,總比什麼都沒有好!但過程中貸款出來的金融股,就「打死都唔好買」!因為財到企業管理層,好與不好都是由別人話事,但生意和經營環境惡劣,資金就有如泥牛入海,投資其中,風險就可想而知。
現在的市况既不會太衰,但也不會太好,投資策略就在於如何選股!選對了,就可逆市生;選錯了,順市也會死!業績期後,買入下游工業股現在已可上岸,因此如走對方向,亦實在不愁「冇運行」!投資重點在於如何趨吉避凶,而不在於市場指數的高低!明乎此,黑暗的股海中就能辨別出明亮的北斗星;崎嶇的前路上就有了出色的帶路人!
深港通帶動北上資金 多於南下
資源類、金融類與中資保險類並不在個人考慮之列。成交萎縮,加上萬達商業(3699)有心回歸A股,說明內地的龍頭企業也不相信「深港通」和「滬港通」的吸引力,因此港交所(0388)前景灰暗,實在也不宜沾手。
深港通的意義僅為多了一些股票選擇,因為深圳的投資者其實亦可以透過滬港通來買港股,所以並不構成多了資金進入香港股市,僅代表多了一些深圳的股票可供本港投資者選擇,但滬港通的額度始終無法用完,證明吸引力其實明顯不足。
沒有空氣的流動,就算多開幾扇窗口,也不會有清風徐來。兩地的價值觀不同,股份只要一輪急升,國外的投資者就會飽食遠颺,還從此再也不敢重遊舊地,內地的投資者就唯有孤獨地自彈自唱、自生自滅了。
買收益穩定公司 冀現「日本經驗」
現在投資內地市場,只能買入一些有穩定收益的公司以期待有「日本經驗」的出現,就是期待有因債務重組進而有價值重估的出現,置富產業信(0778)、領展(0823)就是良好的例子。QE是會鼓動投資者去買入物業和債券,房產信託(REITS)正是類似的選擇,因此就會當時得令。
過去10年,市場中強者愈強,這些企業不單自身財雄勢大,而且併購和打擊對手無所不用其極。銀行就恰恰為了業務而要借錢給這些公司的對手來作抗爭。「鋤強扶弱」在道德上是有市場的,但在圖利上卻是不智的行為,因此在優勝劣敗下,銀行就立於極為不利的位置,恐怕有擔沙塞海之虞!投資者若仍昧於以往的偏見,並沒有與時並進,就極易在不知不覺間被市場所吞噬!
銀行恐怕有擔沙塞海之虞
深圳高速(0548)又破頂,說明了不用太多概念的公司亦有可觀之處。不用迷信「一帶一路」和「互聯網+」,只要有穩定的收益就可以有所作為。現在市場並不熱中在憧憬概念,而着眼於平實的營運。因為這些公司的業務大家都能接觸得到,對基本的盈利有信心,就會不易出錯,若人同此心,資金就會不斷推高股價了。
至於那些要清產能的公司,當然就不能沾手。企業必須有定價權,營運才能茁壯成長、股價才能逐步飛升。市場中競爭大到極限而出現要清產能,營運的困難可想而知,入市持有就如與虎謀皮,甚至是送羊入虎口,此智者所不為也!
現在投資中資股,箭頭就一定是騰訊,其他的就離不開越秀房託(0405)、公路、機場、內房等等。
投資的基礎原則是買債仔不買債主,指導思想是買下游不買上游!不要給概念迷惑,要選平實的業務,只要有穩定的收益、只要有自家的定價權,股價自然就有上升的空間。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現在日圓兌每美元一度升穿108,人民幣最近也已升值了10%,悲觀的預期皆已告落空。油價於近期高位徘徊,內地資金充裕,借錢易如反掌,這一切皆說明市况如要複製稍前的慘况並不容易。內地推行的「債轉股」現在看來也不是太壞,就如建高鐵,如未能埋尾,那些債就會叫做壞帳,現在雖然未能收回資金,但卻可以收回股票,無論如何,總比什麼都沒有好!但過程中貸款出來的金融股,就「打死都唔好買」!因為財到企業管理層,好與不好都是由別人話事,但生意和經營環境惡劣,資金就有如泥牛入海,投資其中,風險就可想而知。
現在的市况既不會太衰,但也不會太好,投資策略就在於如何選股!選對了,就可逆市生;選錯了,順市也會死!業績期後,買入下游工業股現在已可上岸,因此如走對方向,亦實在不愁「冇運行」!投資重點在於如何趨吉避凶,而不在於市場指數的高低!明乎此,黑暗的股海中就能辨別出明亮的北斗星;崎嶇的前路上就有了出色的帶路人!
深港通帶動北上資金 多於南下
資源類、金融類與中資保險類並不在個人考慮之列。成交萎縮,加上萬達商業(3699)有心回歸A股,說明內地的龍頭企業也不相信「深港通」和「滬港通」的吸引力,因此港交所(0388)前景灰暗,實在也不宜沾手。
深港通的意義僅為多了一些股票選擇,因為深圳的投資者其實亦可以透過滬港通來買港股,所以並不構成多了資金進入香港股市,僅代表多了一些深圳的股票可供本港投資者選擇,但滬港通的額度始終無法用完,證明吸引力其實明顯不足。
沒有空氣的流動,就算多開幾扇窗口,也不會有清風徐來。兩地的價值觀不同,股份只要一輪急升,國外的投資者就會飽食遠颺,還從此再也不敢重遊舊地,內地的投資者就唯有孤獨地自彈自唱、自生自滅了。
買收益穩定公司 冀現「日本經驗」
現在投資內地市場,只能買入一些有穩定收益的公司以期待有「日本經驗」的出現,就是期待有因債務重組進而有價值重估的出現,置富產業信(0778)、領展(0823)就是良好的例子。QE是會鼓動投資者去買入物業和債券,房產信託(REITS)正是類似的選擇,因此就會當時得令。
過去10年,市場中強者愈強,這些企業不單自身財雄勢大,而且併購和打擊對手無所不用其極。銀行就恰恰為了業務而要借錢給這些公司的對手來作抗爭。「鋤強扶弱」在道德上是有市場的,但在圖利上卻是不智的行為,因此在優勝劣敗下,銀行就立於極為不利的位置,恐怕有擔沙塞海之虞!投資者若仍昧於以往的偏見,並沒有與時並進,就極易在不知不覺間被市場所吞噬!
銀行恐怕有擔沙塞海之虞
深圳高速(0548)又破頂,說明了不用太多概念的公司亦有可觀之處。不用迷信「一帶一路」和「互聯網+」,只要有穩定的收益就可以有所作為。現在市場並不熱中在憧憬概念,而着眼於平實的營運。因為這些公司的業務大家都能接觸得到,對基本的盈利有信心,就會不易出錯,若人同此心,資金就會不斷推高股價了。
至於那些要清產能的公司,當然就不能沾手。企業必須有定價權,營運才能茁壯成長、股價才能逐步飛升。市場中競爭大到極限而出現要清產能,營運的困難可想而知,入市持有就如與虎謀皮,甚至是送羊入虎口,此智者所不為也!
現在投資中資股,箭頭就一定是騰訊,其他的就離不開越秀房託(0405)、公路、機場、內房等等。
投資的基礎原則是買債仔不買債主,指導思想是買下游不買上游!不要給概念迷惑,要選平實的業務,只要有穩定的收益、只要有自家的定價權,股價自然就有上升的空間。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