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陳景祥:特事特辦與拒絕特權長青網文章

2016年04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4月11日 06:35
2016年04月1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特首女兒的行李獲他人「代勞」送入禁區,「輿論譁然」,有人認為是小事一樁,毋須小題大做,但也有人認為是特首以特權繞過機場安全守則,必須追究。電台的朋友說,「行李風波」是近期烽煙節目最多聽眾打入電台發表意見的題目,可見市民對高官濫用特權非常在意。民生無小事,特權也無分大小,即使很「濕碎」,官員只是藉特權辦點小事,也會引起極大民憤,「行李風波」正是刺中了香港人這根最敏感的神經線。


「行李風波」 市民非常在意

特首和他的家人先後發表聲明,說整件事不涉及使用特權,但不容否認的是,在禁區外的行李獲其他人帶入禁區交給物主,並不是機場慣常的做法,特首女兒獲此待遇,肯定是特事特辦的結果,問題是為何機場和航空公司願意提供「代送行李入禁區」服務?知道涉事人是第一家庭的成員,是否航空公司願意提供特別服務的原因?再進一步,即使有人願意提供特殊服務,高官會否意識到事屬敏感而主動推辭。


社交媒體在上周六廣傳一則舊聞,話說10年前時任警務處長的李明逵駕駛私家車違反交通規例,警員截停其座駕,認出駕車人是警隊一哥,但警員公事公辦,要求李明逵出示身分證及駕駛執照,然後「如常」抄牌,李明逵也非常合作,收下了違例告票。重溫這則舊聞原因何在,不言而喻。


基層員工堅守規則辦事,不予權貴特權的故事,是多國用作宣傳及「教育人民」的素材,警員抄一哥牌的舊聞,令我想起社會主義前蘇聯一則故事,此故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收入內地語文課本,名為〈列寧和衛兵〉,十月革命的時候,在十月革命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衛兵洛班諾夫攔住列寧,說要查通行證,一名工作人員說,他是列寧同志,這名守衛說,列寧同志也要出示通行證;列寧照辦,更表揚這名盡忠職守的衛兵。


港政治人物未明拒絕特權要義

美國總統列根上任之初,美國經濟仍然很差,列根的兒子也是失業大軍的一員,排隊領取失業救濟金;當時的辦事人員知道他的身分,主動為他提供推薦介紹信,但列根兒子婉拒,並說:「你優待的不是我,是因為我爸爸是美國總統。如果我接受優待,我爸爸、也即是美國總統,是無法面對國民的。」美國媒體當年以這則故事彰顯美國社會平等、總統親人也不願接受特殊照顧的道德規範,其宣傳作用和效應是很明顯的。


近期事例,是美國前駐華大使駱家輝在星巴克排隊買咖啡,此事在內地曾引起熱議;政治人物要刻意顯示自己拒絕特權,願意接受一般人的待遇,是現代民主開放社會的基本守則,但香港高官似乎仍未明白箇中要義。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