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推出的第2輪量化寬鬆(QE2)印鈔措施,可能不是一次過的泵水措施,而是每次議息時都視乎情况,決定如何出招。《金融時報》報道,美國聯儲局官員正考慮以富彈性的手法,執行新的量化寬鬆措施,在訂出購買資產的規模和時間表的同時,容許聯儲局在每次議息會議上,隨時調節買債規模。簡單而言,新手法就是「見步行步」,讓聯儲局有更多酌情空間,而非像金融海嘯後,推出一次過的「震懾性」萬億印鈔買債泵水措施。
擬准隨時調節買債規模
多國正關注美國以QE2為名,變相壓低美元。若落實上述方案,意味美國的印鈔買債行動,可能持續一段長時間,且有可能隨時加碼。市場相信聯儲局將在11月2至3日的會議上,就推出QE2辯論,包括主席伯南克在內的許多官員均已表態支持採取進一步行動。聯儲局目前考慮的印鈔買債框架,包括3要素﹕有關購買規模的指引、執行購買的時間框架,以及在什麼情况下檢討買債規模。部分官員主張,聯儲局不應一口咬定總買債規模,而應每次會議時,決定每次逐少逐少買債的金額。但部分官員認為,只有一次性的大規模買債,才足以影響市場,達至壓低長期利率的目標。
有分析認為,通過公布買債總規模或中期目標買債金額,聯儲局既可影響市場預期,而且也給了自己靈活性,可根據當前經濟數據與計劃進展情况,擴大或縮小最終購買規模。諮詢公司Medley Global Advisors估計,聯儲局下月將宣布在未來6個月買入5000億美元(3.88萬億港元)資產,並可能暗示在未來18個月隨時作進一步行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