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跌321點,收報20,177點,成交金額706億元。假期期間中美股市靠穩,A股昨日更向上突破逼近年初至今新高,但對於港股以至整個亞太區股市並無刺激作用。市場多將跌市歸因於內銀債轉股,但假期前耶倫放鴿後多地股市已率先掉頭下跌,假期後跌勢未止,日本和歐洲股市失守保歷加通道後往下尋底,亞太區亦多數下試通道底部,印度央行減息亦變成好消息出貨的借口,港股跌勢只是跟隨外圍。與此同時,率領環球資產由2月低位絕地反擊的油價,亦在多哈會議前急速回落,日圓又再度逼近110水平。債轉股、呆壞帳升是不利因素,反彈到盡頭的概率在上升。
環球股市反彈由大宗商品領軍,早前股市亦成功與油價脫鈎而續強勢,但主因是油價當時仍在40美元附近徘徊,市場只視之為急彈過後的正常調整。但先是沙特阿拉伯明言伊朗凍結產能才會合作,後有俄羅斯3月產量繼續上揚,顯現各產油國都只是以口術來刺激油價,大家都沒有實際行動,市場對凍產會議失去憧憬,油價連續兩日急跌,紐約期油處於35.7美元水平。受此拖累,高息債ETF(HYG)也回落至80美元附近,信貸市場或會再拖累股市,而金價和日圓齊漲,亦不是一些好的訊號。
產油國欠實際行動 油價續跌累市場
就股市來說,耶倫放鴿後升勢曇花一現,已是一個警號,而兩名有投票權的鴿派委員,包括芝加哥儲銀的Evans及波士頓儲銀的Rosengren均轉為鷹派,亦令市場擔心耶倫是否有足夠力量阻止加息。另通脹勢頭亦有升溫,通脹掛鈎債券ETF(TIPS)節節向上。一旦加息再成為市場預期,美元再升,環球股市、大宗商品以至人民幣匯價均會受壓。
歐洲及日本股市弱勢已成,問題是新興市場是否跟隨。若油價再跌,強勢的巴西和俄羅斯肯定會有沽壓,而區內最強勢的韓台兩地股市,近日走勢亦明顯轉弱,MACD均發出「牛熊」的轉勢訊號。但新興市場債券仍然平穩,短期股市應不會太急。
債轉股作價為關鍵
債轉股料快將啟動,報道指首批總額為1萬億元,不會是殭屍企業的爛透呆壞帳,以關注類貸款為主。但有趣的是,這類貸款仍在還本付息,何解要債轉股?相信措施是針對一些隱性呆壞帳。債轉股是一個數字遊戲,如果不是呆壞帳,轉無妨,不轉也可以;如果是爛帳,轉與不轉,短期內也沒有價值上的改變。
方案的重點其實是如何定價,以及人行會否有下一步政策跟進。以首例熔盛重工(1101,現稱華榮能源)為例,集團早已違約,既沒盈利也無前景,但債轉股作價竟然是每1元債務換1股股份。對中行來說,可能是方便把貸款全數轉為長期投資,再以成本價入帳,達致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絲毫無損(筆者純粹靠估,不一定如此)。但市場也不是傻的,股價也很快由1.2元跌至0.7元以下。若1萬億元債轉股的作價全都如此,銀行危矣。
另外,當年以再貸款方式注資4大資產管理公司,把銀行的呆壞帳剝離,表面上是中央包底壞帳,實際上是貨幣化,由全國民眾來承擔。假如債轉股而沒有中央的注資,銀行便要承擔所有損失,拿出1萬億元自有資本來買下相關貸款;若會有後續政策支持,例如可打包出售、能抵押給央行,這才是內銀股的好消息。
內銀不良債惡化遠超預期
債轉股與否其實只是次要,真正令市場憂慮的,是今年1至2月呆壞帳激增。《財新》引述權威人士報道,2月末銀行業不良率反彈至2%以上,商業銀行不良率1.83%,而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逾2萬億元,同比增長近35%,不良貸款率為2.08%。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近1.4萬億元,比年初增加近1200億元,同比增長約45%;不良貸款率比年初提高0.1個百分點。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餘額高達約3萬億,同比增長約35%。其實市場亦深知今年情况更差,但這種惡化速度應該遠超預期,內銀的呆壞帳問題,似乎正由線性走向非線性階段。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環球股市反彈由大宗商品領軍,早前股市亦成功與油價脫鈎而續強勢,但主因是油價當時仍在40美元附近徘徊,市場只視之為急彈過後的正常調整。但先是沙特阿拉伯明言伊朗凍結產能才會合作,後有俄羅斯3月產量繼續上揚,顯現各產油國都只是以口術來刺激油價,大家都沒有實際行動,市場對凍產會議失去憧憬,油價連續兩日急跌,紐約期油處於35.7美元水平。受此拖累,高息債ETF(HYG)也回落至80美元附近,信貸市場或會再拖累股市,而金價和日圓齊漲,亦不是一些好的訊號。
產油國欠實際行動 油價續跌累市場
就股市來說,耶倫放鴿後升勢曇花一現,已是一個警號,而兩名有投票權的鴿派委員,包括芝加哥儲銀的Evans及波士頓儲銀的Rosengren均轉為鷹派,亦令市場擔心耶倫是否有足夠力量阻止加息。另通脹勢頭亦有升溫,通脹掛鈎債券ETF(TIPS)節節向上。一旦加息再成為市場預期,美元再升,環球股市、大宗商品以至人民幣匯價均會受壓。
歐洲及日本股市弱勢已成,問題是新興市場是否跟隨。若油價再跌,強勢的巴西和俄羅斯肯定會有沽壓,而區內最強勢的韓台兩地股市,近日走勢亦明顯轉弱,MACD均發出「牛熊」的轉勢訊號。但新興市場債券仍然平穩,短期股市應不會太急。
債轉股作價為關鍵
債轉股料快將啟動,報道指首批總額為1萬億元,不會是殭屍企業的爛透呆壞帳,以關注類貸款為主。但有趣的是,這類貸款仍在還本付息,何解要債轉股?相信措施是針對一些隱性呆壞帳。債轉股是一個數字遊戲,如果不是呆壞帳,轉無妨,不轉也可以;如果是爛帳,轉與不轉,短期內也沒有價值上的改變。
方案的重點其實是如何定價,以及人行會否有下一步政策跟進。以首例熔盛重工(1101,現稱華榮能源)為例,集團早已違約,既沒盈利也無前景,但債轉股作價竟然是每1元債務換1股股份。對中行來說,可能是方便把貸款全數轉為長期投資,再以成本價入帳,達致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絲毫無損(筆者純粹靠估,不一定如此)。但市場也不是傻的,股價也很快由1.2元跌至0.7元以下。若1萬億元債轉股的作價全都如此,銀行危矣。
另外,當年以再貸款方式注資4大資產管理公司,把銀行的呆壞帳剝離,表面上是中央包底壞帳,實際上是貨幣化,由全國民眾來承擔。假如債轉股而沒有中央的注資,銀行便要承擔所有損失,拿出1萬億元自有資本來買下相關貸款;若會有後續政策支持,例如可打包出售、能抵押給央行,這才是內銀股的好消息。
內銀不良債惡化遠超預期
債轉股與否其實只是次要,真正令市場憂慮的,是今年1至2月呆壞帳激增。《財新》引述權威人士報道,2月末銀行業不良率反彈至2%以上,商業銀行不良率1.83%,而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逾2萬億元,同比增長近35%,不良貸款率為2.08%。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近1.4萬億元,比年初增加近1200億元,同比增長約45%;不良貸款率比年初提高0.1個百分點。商業銀行關注類貸款餘額高達約3萬億,同比增長約35%。其實市場亦深知今年情况更差,但這種惡化速度應該遠超預期,內銀的呆壞帳問題,似乎正由線性走向非線性階段。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