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最近黑幫電影《選老頂》上畫,銀幕上的古惑仔殺氣騰騰,動輒便刀光劍影,血肉橫飛;但大家可有想過,現實中,黑社會也要「打赤膊」,於地盤「客串」建築工人幫忙工作,以汗水賺取保護費?
黑社會的「業務範圍」,如何隨着時代轉變?
在電影中,不論黑白兩道,都會向關公上香,背後又有什麼原因?這些問題,原來都可以由犯罪學來解答。
搜尋過去數年的新聞,「犯罪學」三個字出現在讀者面前,都是因為發生了嚴重案件,傳媒找犯罪學家分析疑犯的行兇動機,包括近日揭發的水泥藏屍案。其實,犯罪學的研究範圍除了解構犯案動機,亦有理論幫助追蹤疑犯,例如英國警方就利用犯罪學知識,追蹤到街頭塗鴉藝術家Banksy的真正身分;而現代法醫鑑證,亦涉足到羅卡交換定律(註)等犯罪學理論。此外,犯罪學亦包括對社會結構、問題,甚至個人的價值觀及心理的認識。
研究拜關公到死刑 犯罪學皆涉獵
「其實『犯罪學』的範疇很闊,遠不止像福爾摩斯般查案。」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犯罪學中心總監黎周樂琪教授說。以該中心三十年來的研究為例,由警隊政策、監獄設計,到中港兩地由走私到走水貨的轉變、黑白兩道為什麼同樣拜關公,女性犯罪、家庭暴力等,都有所涉獵。最近台灣發生的四歲女童被殺案,當中涉及傳媒如何呈現「罪行」,大眾討論死刑是否「公義」,亦是犯罪學的研究範疇。當中不少有趣的研究,會於「HKU Criminology Through the Years」展覽中展出,包括相關的歷史物品及舊照片。
三十年前,港大開辦全港唯一的犯罪學碩士課程,不少學生來自執法部門,包括警隊、海關、廉政公署、懲教署,亦有法官、律師、社工,見證社會這些年來的變遷,例如本港犯罪率在過去數十年一直下跌,涉及的罪行亦不斷轉型,包括黑社會的「業務範圍」擴張。
黑幫化身建築工人 以勞力換取保護費?
隨着社會發展,黑社會除了涉足毒品、賭博、賣淫、高利貸、追債、走私等「傳統」非法事業,也染指正當生意,包括娛樂公司、街邊小販、批發巿場、小巴、室內裝修、物業買賣、電影業等,甚至成為專營非法「保護服務」的地下企業。早在二○○○年,有任職警務人員的犯罪學碩士研究生,在地盤看到黑社會成員像其他建築工人般落力工作,開始研究黑幫染指公屋裝修的情况。原來,過去只有一個幫會涉足裝修業,但因有利可圖,過去十多年,已有不少黑幫加入「巿場」,向承建商強徵保護費,但條件是必須提供一定勞動力。承建商為免每次到不同地盤工作都要跟當區的黑幫周旋,會與個別黑幫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由他們「承包」地盤的「保護」工作,每到一個新地盤,就由他們與該區的黑幫交涉,確保承建商可以壟斷該地盤的生意。
古惑仔其實很惜身
電影中,古惑仔一言不合,便拿起玻璃樽將對方砸個頭破血流;現實中,黑社會都愛惜羽毛,絕少參與暴力行動。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李淑儀教授引述相關的研究,「其實犯罪學家一般都將黑社會界定為『非法企業』,賺錢至上,因暴力行為風險甚高,會讓他們被捕及面臨刑罰,為避免引起警方注意,他們甚少使用暴力解決紛爭」。
不僅是黑社會的「業務」隨社會情况改變,過去三十年來,香港的罪案類型也一直改變。「過去數十年,香港的犯罪率一直下跌,涉及的罪行也有所不同。八十年代中,店舖高買的案件較多,與當時自助形式的連鎖店、便利店取代街巿有關。」李教授說。隨着信用卡於香港出現,偽造假卡的罪案亦急升。九十年代初,作為金融中心的香港,與馬來西亞加起來,假卡罪行造成的損失佔了全球三分之一。而近年的科技發展,亦改變了罪行的版圖,金融詐騙、網絡欺凌,都成為犯罪學家關心的議題。
(註:Locard's Exchange Principle,法國犯罪學家埃德蒙羅卡(Edmond Locard)於一九一○年提出:「當兩個物體接觸時,必會將本身的物質轉移到對方身上。」因此疑犯必然會由犯案現場帶走一些東西,亦會於現場遺下微量物證。)
HKU Criminology Through the Years
日期:2016年4月5至30日
地點: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賽馬會教學樓7樓MC3@702創意空間
開放時間:上午10:30至下午6:15(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文﹕黃熙麗
圖﹕黃志東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黑社會的「業務範圍」,如何隨着時代轉變?
在電影中,不論黑白兩道,都會向關公上香,背後又有什麼原因?這些問題,原來都可以由犯罪學來解答。
搜尋過去數年的新聞,「犯罪學」三個字出現在讀者面前,都是因為發生了嚴重案件,傳媒找犯罪學家分析疑犯的行兇動機,包括近日揭發的水泥藏屍案。其實,犯罪學的研究範圍除了解構犯案動機,亦有理論幫助追蹤疑犯,例如英國警方就利用犯罪學知識,追蹤到街頭塗鴉藝術家Banksy的真正身分;而現代法醫鑑證,亦涉足到羅卡交換定律(註)等犯罪學理論。此外,犯罪學亦包括對社會結構、問題,甚至個人的價值觀及心理的認識。
研究拜關公到死刑 犯罪學皆涉獵
「其實『犯罪學』的範疇很闊,遠不止像福爾摩斯般查案。」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犯罪學中心總監黎周樂琪教授說。以該中心三十年來的研究為例,由警隊政策、監獄設計,到中港兩地由走私到走水貨的轉變、黑白兩道為什麼同樣拜關公,女性犯罪、家庭暴力等,都有所涉獵。最近台灣發生的四歲女童被殺案,當中涉及傳媒如何呈現「罪行」,大眾討論死刑是否「公義」,亦是犯罪學的研究範疇。當中不少有趣的研究,會於「HKU Criminology Through the Years」展覽中展出,包括相關的歷史物品及舊照片。
三十年前,港大開辦全港唯一的犯罪學碩士課程,不少學生來自執法部門,包括警隊、海關、廉政公署、懲教署,亦有法官、律師、社工,見證社會這些年來的變遷,例如本港犯罪率在過去數十年一直下跌,涉及的罪行亦不斷轉型,包括黑社會的「業務範圍」擴張。
黑幫化身建築工人 以勞力換取保護費?
隨着社會發展,黑社會除了涉足毒品、賭博、賣淫、高利貸、追債、走私等「傳統」非法事業,也染指正當生意,包括娛樂公司、街邊小販、批發巿場、小巴、室內裝修、物業買賣、電影業等,甚至成為專營非法「保護服務」的地下企業。早在二○○○年,有任職警務人員的犯罪學碩士研究生,在地盤看到黑社會成員像其他建築工人般落力工作,開始研究黑幫染指公屋裝修的情况。原來,過去只有一個幫會涉足裝修業,但因有利可圖,過去十多年,已有不少黑幫加入「巿場」,向承建商強徵保護費,但條件是必須提供一定勞動力。承建商為免每次到不同地盤工作都要跟當區的黑幫周旋,會與個別黑幫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由他們「承包」地盤的「保護」工作,每到一個新地盤,就由他們與該區的黑幫交涉,確保承建商可以壟斷該地盤的生意。
古惑仔其實很惜身
電影中,古惑仔一言不合,便拿起玻璃樽將對方砸個頭破血流;現實中,黑社會都愛惜羽毛,絕少參與暴力行動。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李淑儀教授引述相關的研究,「其實犯罪學家一般都將黑社會界定為『非法企業』,賺錢至上,因暴力行為風險甚高,會讓他們被捕及面臨刑罰,為避免引起警方注意,他們甚少使用暴力解決紛爭」。
不僅是黑社會的「業務」隨社會情况改變,過去三十年來,香港的罪案類型也一直改變。「過去數十年,香港的犯罪率一直下跌,涉及的罪行也有所不同。八十年代中,店舖高買的案件較多,與當時自助形式的連鎖店、便利店取代街巿有關。」李教授說。隨着信用卡於香港出現,偽造假卡的罪案亦急升。九十年代初,作為金融中心的香港,與馬來西亞加起來,假卡罪行造成的損失佔了全球三分之一。而近年的科技發展,亦改變了罪行的版圖,金融詐騙、網絡欺凌,都成為犯罪學家關心的議題。
(註:Locard's Exchange Principle,法國犯罪學家埃德蒙羅卡(Edmond Locard)於一九一○年提出:「當兩個物體接觸時,必會將本身的物質轉移到對方身上。」因此疑犯必然會由犯案現場帶走一些東西,亦會於現場遺下微量物證。)
HKU Criminology Through the Years
日期:2016年4月5至30日
地點: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賽馬會教學樓7樓MC3@702創意空間
開放時間:上午10:30至下午6:15(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文﹕黃熙麗
圖﹕黃志東
編輯﹕王翠麗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