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跌26點,收報20776點,成交金額710億元。港股急升過後高位整固,國指強站上9000點,累積升幅大兼高啤打值的券商股依然偏強,市場對中資股及A股後市的信心明顯改善。值得注意的是內地流動性偏緊,但A股仍能靠穩,有可能是基本因素確實在改善,股市升跌不再單純看流動性鬆緊。事實上,港股這邊也有脫虛向實(由虛擬轉向利好實體經濟板塊)的情况,工業、鐵路、周期性等股份升幅,較金融、新經濟更大,當中尤以安徽海螺(0914)升勢最穩最強。
耶倫放鴿後,環球股市找到方向,原先流向歐洲和日本的資金,估計會有部份流向新興市場,國際金融協會(IIF)報告預計,3月份有多達368億美元流入新興市場,創21個月以來新高,顯著高於2月份的54億美元。當中債市和股市分別吸引189億及179億美元資金。亞洲區域的新興市場吸資達206億美元,拉美市場以134億美元緊隨其後。在此強烈的資金流向衝擊下,新興市場貨幣也錄得18年來最凌厲的單月升幅。
在新興市場中,巴西表現最突出,年初至今升幅達18%,央行更曾干預匯市以免雷亞爾升勢過快,俄羅斯緊隨其後升15%,中國則依然是最落後,上證指及國指仍跌15%和6%。背後原因,一來巴西和俄羅斯經濟和股市皆已崩盤,就像2003年SARS時的香港一樣,似再沒有多少下跌風險,二來外資始終對中國的債務風險有戒心,重磅的內銀股拖累下就持續跑輸。
樓市拉動增長格局料重臨
能否追落後?現已看到一些積極因素。美國擱置加息,人民幣匯率風險解除,中央亦積極進行穩增長,近期銀行間流動性偏緊,就是放貸激增推動,估計很主要是1至2月樓市銷情火爆,配套資金需求時間差所致。3月份樓市進一步升溫,54個城市合計住宅簽約套數同比暴漲67.6%,簽約加速趨勢突出,二線城市更按年激增98.3%。
房地產涉及的產業鏈廣泛,當開發商能套現大量資金,對於全國的應收帳問題會有莫大幫助,而房地產投資亦已轉為正數,以往由樓市拉動的增長循環有望重啟。另外,南華工業品指數亦節節上升,這當然與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有關,但其實撇除產能過剩重災的五大行業,如造紙、化工等大量行業的庫存亦頗低,即便需求不強,價格依然能回暖。
中資股升跌視乎市場對中國控制債務風險的觀感,現在去庫存暫告一段落,甚至出現補庫存,加上樓市再步入上升周期,中國股市應該有重估空間。市場其實對中資股亦已不再一刀切,很多實體經濟股的反彈幅度很驚人,不少錄得50%甚至接近倍升,海螺就是其中之一,較低位升逾50%。
海螺重估空間大 買盤強勁
海螺去年純利跌31.3%,但相較同業動輒倒退50%以上已優勝得多。集團是極罕有的優質國企,綜合單位成本連續4年下降,費用率又是同業中最低,在此成本優勢上,面對過剩產能亦毫不害怕價格戰,版圖擴張到哪裏都能稱王。在中長線佈局上,去年成功在江西和陝西進行併購,取得了當地巨大的市場份額,具備定價能力。即便去年經營環境如斯惡劣,集團淨利率仍接近15%,股本回報率達11%,一旦最壞情况已出現,未來3年逐步回暖,以海螺今年預測1.2倍市帳率,相對於過去5年均值2倍、區間介乎1.5倍至2倍,仍有不少重估空間,故累積彈升逾50%,但買盤依然強勁。
[江宗仁 還看今朝]
耶倫放鴿後,環球股市找到方向,原先流向歐洲和日本的資金,估計會有部份流向新興市場,國際金融協會(IIF)報告預計,3月份有多達368億美元流入新興市場,創21個月以來新高,顯著高於2月份的54億美元。當中債市和股市分別吸引189億及179億美元資金。亞洲區域的新興市場吸資達206億美元,拉美市場以134億美元緊隨其後。在此強烈的資金流向衝擊下,新興市場貨幣也錄得18年來最凌厲的單月升幅。
在新興市場中,巴西表現最突出,年初至今升幅達18%,央行更曾干預匯市以免雷亞爾升勢過快,俄羅斯緊隨其後升15%,中國則依然是最落後,上證指及國指仍跌15%和6%。背後原因,一來巴西和俄羅斯經濟和股市皆已崩盤,就像2003年SARS時的香港一樣,似再沒有多少下跌風險,二來外資始終對中國的債務風險有戒心,重磅的內銀股拖累下就持續跑輸。
樓市拉動增長格局料重臨
能否追落後?現已看到一些積極因素。美國擱置加息,人民幣匯率風險解除,中央亦積極進行穩增長,近期銀行間流動性偏緊,就是放貸激增推動,估計很主要是1至2月樓市銷情火爆,配套資金需求時間差所致。3月份樓市進一步升溫,54個城市合計住宅簽約套數同比暴漲67.6%,簽約加速趨勢突出,二線城市更按年激增98.3%。
房地產涉及的產業鏈廣泛,當開發商能套現大量資金,對於全國的應收帳問題會有莫大幫助,而房地產投資亦已轉為正數,以往由樓市拉動的增長循環有望重啟。另外,南華工業品指數亦節節上升,這當然與大宗商品價格回升有關,但其實撇除產能過剩重災的五大行業,如造紙、化工等大量行業的庫存亦頗低,即便需求不強,價格依然能回暖。
中資股升跌視乎市場對中國控制債務風險的觀感,現在去庫存暫告一段落,甚至出現補庫存,加上樓市再步入上升周期,中國股市應該有重估空間。市場其實對中資股亦已不再一刀切,很多實體經濟股的反彈幅度很驚人,不少錄得50%甚至接近倍升,海螺就是其中之一,較低位升逾50%。
海螺重估空間大 買盤強勁
海螺去年純利跌31.3%,但相較同業動輒倒退50%以上已優勝得多。集團是極罕有的優質國企,綜合單位成本連續4年下降,費用率又是同業中最低,在此成本優勢上,面對過剩產能亦毫不害怕價格戰,版圖擴張到哪裏都能稱王。在中長線佈局上,去年成功在江西和陝西進行併購,取得了當地巨大的市場份額,具備定價能力。即便去年經營環境如斯惡劣,集團淨利率仍接近15%,股本回報率達11%,一旦最壞情况已出現,未來3年逐步回暖,以海螺今年預測1.2倍市帳率,相對於過去5年均值2倍、區間介乎1.5倍至2倍,仍有不少重估空間,故累積彈升逾50%,但買盤依然強勁。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