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前副館長打造「水母生意」 水族館餐廳個人客 一網打盡長青網文章

2016年04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4月01日 06:35
2016年04月0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海洋公園2006年4月開幕的水母館(水母萬花筒),乃全亞洲最大的水母館之一,當年可說是非常火熱,十分吸引遊人。此外,這個水母館還吸引香港和內地不少水族館、高級餐廳和豪宅仿效。有海洋公園前員工就實行借此創業,成立香港第一家主打水母的水族公司,3年以來成績不俗。


駿日水族系統有限公司(Jari Aquarium)創辦人余煥新回憶說,他是在2007年底進入海洋公園工作的,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參與打理水母館。其間,他不但對該水母館的設計提供了一些建議,改良水流設計,還協助水母館繁殖出大約30種水母。


研究技術 繁殖30種水母

原來,水母卵子受精之後,會先變成好像海葵般的水螅體,要遇到適當的水質、溫度和光線的刺激之後,才能夠成為水母BB。而這些水質、溫度和光線的刺激,是每個品種的水母都不同的。因此,即是在世界各地的水族行業內,亦很少人懂得繁殖水母。當他進入海洋公園工作時,後者的水母館雖然已經成立了超過一年半,但館內的水母卻全部都是採購、捕捉或者和其他水族館交換而來。


正因為他出於興趣、多做一步,自行花精力研究不同水母的繁殖方法,漸漸為水母館繁殖出水母。2008年,他已獲海洋公園晉升為水母館的副館長。其間,他又發覺,除了本地市民和遊客會參觀海洋公園的水母館之外,連內地很多水族館都會派出員工到海洋公園取經,向他們學習設立水母館和繁殖水母的知識。原來,以往亞洲區的主題公園和水族館內很少有設立水母館,日本在這方面是先行者,香港的海洋公園效法之後,內地多個省市都紛紛跟進。凡此種種,都令他覺得,水母領域的生意應該有得做。余煥新在2012年離開海洋公園,在旺角「金魚街」(通菜街)開設了一家面積400餘平方呎的樓上舖,自行繁殖水母。由開業至今,該公司已繁殖出超過100萬隻水母。由於以往租用的唐樓單位面積太小,兼且沒有升降機,出入貨不太方便,為了增加「產能」,去年12月,該公司已搬遷至面積較大的荃灣工廈單位。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攝影 黃志東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