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阮紀宏﹕歐洲恐襲對香港的啟示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30日 06:35
2016年03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布魯塞爾連環爆炸案,至今35人死亡,引發整個歐洲恐慌。這對香港有何啟示?情報失誤?主流社會為何未能使一小撮人融入?外部因素對內因起什麼作用?


恐怖襲擊在法國已經引起關注,歐洲各國紛紛提高保安級別以及合力緝兇。比利時有10個機構對付恐怖主義活動,但沒有起到協同效應。布魯塞爾只有100萬人口,但分成6個警區,力量分散,爆炸案前4天才抓了巴黎恐襲的元兇,但給這個兇徒租房間的兩兄弟4天後就成為人肉炸彈。


香港旺角暴亂,事先為何沒有情報?旺角警力部署為何薄弱?升級為暴亂為何「藍帽子」姍姍來遲以及裝備不足?香港只有一個保安局、一支警隊,政策與行動之間有沒有值得檢討的地方?香港回歸後情報部門被撤銷,是否有需要重新建立?

法國和比利時製造恐襲的人,雖然說是伊斯蘭國策劃,但具體計劃與實施的,都是當地出生的少數族裔。比利時有社區組織專門協助他們融合,仍然有一小撮人不能融入當地主流社會,他們不覺得自己是比利時人。


香港出現的問題剛剛相反。鬧港獨的年輕人跟其他人沒有區別,都是港人治港的組成部分。主流社會順應時代,回歸祖國,從經濟和文化上融合中國社會;政治上雖然實行不同制度,但也遵行一國兩制。而有些年輕人主動將自己變成一小撮人,硬生生的製造出一個「民族」來,跟主流社會劃地為牢。歐洲少數族裔因為種族、宗教甚至膚色原因,要融入主流有困難,但香港的年輕人本來就是主流的一部分,本是同根,卻要相煎。


一小撮人不能融合就去找外部力量認同,歐洲少數族裔找到了伊斯蘭國,香港的港獨找到了誰來支持他們?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