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華鷹資產管理董事局主席應玉明認為,後市有危亦有機。他一方面憂慮美股大跌拖累港股,但另一方面憧憬深港通將令H股再現「大時代」升市;考慮到H股目前估值偏低,權衡正反因素後,應玉明旗下基金目前接近滿倉中資股,同時沽空美股指數期貨,以對冲風險。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應玉明是浙江人,在港已定居逾20年,當中從事資產管理業務逾15年,既了解國情亦熟悉港股,其管理的華鷹基金於2007年成立以來至今年2月錄得105.88%的回報,期內國企指數則大跌23.4%,可見該基金顯著跑贏大市。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內地經濟增長率達6.9%,惟應玉明表示,經濟實際情况較數據差,特別是不少民營企業經營環境惡化,正在縮減規模。不過,他認為正正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大,中央已落實推出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料今年廣義貨幣供應(M2)按年增長達14%,對股市及樓市均屬利好,「在中國這個地方,像2009年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救市方案,錢印出來後,最先不是流到最有需要的民企手上,而是流入沒有需要的人手裏,他們拿到錢就投資,一是買樓一是買股,結果2009年中港股樓價格都被推上去了。人行沒有印錢前,投資者看到壞數據股市跌下來;待人行印錢後,股市就會漲,經濟也會好轉。」
深港通若宣布開通 國指料升四成
根據應玉明的判斷,內地宏觀大局正逐步好轉(見另稿),由於目前國企指數成分股市盈率僅6.7倍,市帳率僅0.88倍,均處於偏低水平,亦遠較A股估值吸引。故他相信,假如中央日後宣布推出深港通,由宣布至正式出台期間,資金將大舉流入炒H股,帶挈國企指數重上12000點水平,與上周五收市8701點比較,潛在升幅達38%,「2014年下半年以來,內地外匯儲備由4萬億美元減少至3.2萬億美元,流走的8000億美元部分流入本港,故本港銀行體系結餘才會升至近4000億元。市場並不缺錢,只等待中央釋放出政策信號,資金便會流入H股。」
美股若急跌 港股將跟隨
不過,應玉明認為,港股並非全無隱憂,而風險主要來自外圍。他解釋,過去5年美國企業在人工、資金及原材料成本偏低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盈利增長進入黃金時期,帶挈股市屢創新高,目前估值亦已偏高。惟向前望的話,美國失業率已跌至4.9%的正常水平,緊接而來是工資升幅加快,企業人工成本上升,從而推升通脹,聯儲局料將逐步加息,令資金成本慢慢回升;再者,油價已從低位回升近五成,若升勢持續,原材料價格將看漲。因此,應玉明預測美國企業今後5年將同時面對人工、資金及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威脅,對盈利將有負面影響,若市場聚焦這些不利因素,美股在今年餘下時間隨時出現一次跌幅達兩至三成的大型調整,屆時港股亦會跟隨。
綜合而言,應玉明認為港股同時面對重大的潛在利好及利淡因素,他無法預測哪一因素會率先浮現,令市場出現單邊升浪或跌浪。惟考慮到H股估值已偏低,旗下基金接近滿倉中資股,惟同時沽空美股指數期貨對冲風險。
[封面故事]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