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何濼生﹕理想的中港關係和兩岸關係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9日 06:35
2016年03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兩岸三地的經濟和民生向好還是向壞發展,很大程度要視乎三地的相互關係。如果大家都從大局着想,能相互支持,就能發揮巨大的互惠作用,三地的潛力就能展露,競爭力就得以大躍進,民生亦自然改善。反之,若彼此猜疑,互相抗拒,則三地的經濟和民生都會受損。


互相尊重 化解矛盾

然則怎樣的中港關係和兩岸關係對大家最有利呢?

個人認為:大家首先要互相尊重,並尊重大家共同的中華文化根。最好是盡量放下不必要的政治考慮(如台大叫國立台灣大學),讓香港行高度自治,讓台灣行實體自治,保持現狀。港台少用抗爭抗共思維、多見多聞多了解內地發展;中央政府則致力保障港台人民本來享有的、在當地法律上有效的權益,並在行動上設法釋除港台人民的疑慮。


悲觀的人會說:成見那麼深,要改變根深柢固的心態談何容易!

如北京願意視尊重大家同宗同源的中華文化根就等同擁抱一國,接受台灣現狀的合法性應該不太難吧?

同樣,如北京願意接受香港行高度自治,台灣行實體自治,港台人士不提港獨台獨,不去挑戰中央政府的合法性,想亦應該不會太難吧?

長和系主席李嘉誠3月17日在公司業績會上呼籲各方人士不要再損害香港,稱香港近年內耗不休,對誰人都沒有好處。他呼籲港人即使有不同政治取向,也應以香港利益為重。這是叫大家理性思考,不要盲目衝動,做害人害己的事情。發泄情緒雖然或可帶來一時的快感,若引來他人不安,就是傷害香港。


同宗同源中華文化根 就是一國

香港向來是極度開放的國際都會,對不同的文化、宗教、政見,都非常包容;我們向來亦尊重並落實言論自由。這種包容異己的精神和情操,其實也是香港能躍升為全球第三位金融中心的原因之一。


大家真的要思考:如果目的是國泰民安,民生改善,鼓吹港獨台獨有什麼好處?挑戰中央政府的合法性又有什麼好處? 一國兩制的精神在互相尊重,互相扶持。有做得不夠好的,大家都不妨提出尋求改善的方法;做得好的,大家都應鼓掌讚賞;有需要的,大家都不妨提出;能施援手襄助的,也挺身而出助對方一把臂,總之中港台都是一家人,不就很好嗎?


嶺南大學兼任教授

[何濼生 濼觀天下]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