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燃情歲月》、《蝶戀花》等膾炙人口荷李活電影的原著小說作者哈里森上周六(26日)逝世,享年78歲。哈里森堪稱當代美國文壇傳奇人物,他幼年被人砸臉致左眼失明,文學創作生涯中以詩人自居,靠小說成名卻不暢銷,往往藉編劇工作維生。好友透露,他在書房猝逝,死時手裏還握着筆在寫新詩。
倒斃書房 享年78歲
出版社周日證實哈里森(Jim Harrison)的死訊,但沒有披露死因。哈里森好友、小說家卡普托(Philip Caputo)在facebook稱﹕「我們在書房裏發現他,他似乎心臟病發從椅子跌落地。他死時手裏還握着筆在寫一首新詩,名副其實的詩人之死。」
死時猶握筆寫詩
哈里森1937年12月11日生於密歇根州農村,7歲與鄰家女孩吵架時臉部被玻璃瓶擲中,導致左眼失明。他在密歇根州立大學取得比較文學系碩士學位,在紐約州立大學短暫教書後展開文學創作生涯,1965年發表處女詩集Plain Song,逾50年間發表21套小說、14本詩集,還有兒童故事、散文、劇作乃至飲食書籍等。不久前他剛出版小說The Ancient Minstrel,遺作詩集Dead Man's Float預計明年初推出。
小說享譽不暢銷
卡普托形容,哈里森是「美國最後一代生活艱苦而過得美好的作家」。哈里森作品雖獲好評但不暢銷,甚至曾為一家之主卻一年僅賺1萬美元而想過自殺。不過,他的多本小說改編成電影,最廣為人知1994年上映的《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講述4父子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20年代美國禁酒時期的荒野生活故事,由畢彼特等主演。奇雲高士拿主演的1990年電影《蝶戀花》(Revenge)更由他親自編劇。
哈里森年輕時愛好冒險,筆下人物粗獷,又充滿美國山巒等大自然風光,時常被人拿來與海明威比較,不過他自稱「沒有燃燒火辣的火爐」。《紐約時報》指出,他的作品較海明威抒情和富黑色幽默,主角偏向邊緣人物,書中內容反映他喜歡煙酒、飲食、漁獵等嗜好。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