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際企業赴港上市 近年銳減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8日 06:35
2016年03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上市新股充斥中資企業及本港中小型企業,當中集資額較大的更幾乎清一色屬於國企,對上一家較有規模的國際企業來港上市,已經要追溯至2011年的PRADA(1913)及新秀麗(1910)。有分析指,香港市場估值下滑,以及港交所(0388)減少推廣,是令國際企業減少來港的主因。


2011年外企上市旺季

翻查資料,除了由AIG分拆亞洲業務的友邦(1299)上市外,兩間礦業巨企俄鋁(0486)及淡水河谷(6210、6230)亦在2010年來港上市(見表),前者債務沉重惹爭議,最後破天荒獲多項豁免成功上市,而淡水河谷亦採用當時屬新產品的預託證券形式上市。而2011年上市的零售名牌PRADA、新秀麗及Coach,則更加為人熟悉。


有外資投行人士表示,國際企業減少香港上市包含多項因素,例如當地企業文化、市場估值等,但不能否認是相比過往,港交所近年大幅減少海外推廣,「可能係成本效益問題,洗咗錢但吸引唔到公司過嚟,但咁係咪就唔使做呢?」

銀盛:港作跳板進內地效應下降

對於近年國際企業上市銳減,中國銀盛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郭家耀認為,主要由於香港作為進入中國市場的跳板的效應下降,加上企業在港上市後的融資能力不大,減低海外公司來港上市的意欲,但他認為近年港交所的策略及定位側重中資公司,有一定改善空間。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