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持續減稅 利好港企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7日 06:35
2016年03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明確提出全面實施「營改增」等三大減稅舉措,並指出將「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但高層的「心意」明顯有所側重,創新科技類、小微企業、旅遊企業等是稅改扶持重點,港企應趁勢把握投資機會,以享更多政策紅利。


創新小微旅遊企業 重點扶持

在減稅力度方面,近年來中央持續加碼。


國家稅務總局披露的數據看,2015年政府光是為支持「雙創」,就已減免稅收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上,其中落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起徵點政策、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政策減免稅近1000億元,落實高新技術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1400多億元。如此大手筆,足見中央減稅決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地提到三項減稅舉措:一是全面實施「營改增」;二是取消違規設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徵和歸併一批政府性基金;三是將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免徵範圍,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


被視為1994年分稅制實行以來內地最重要稅制變動的「營改增」,在3月24日推進了最後1公里,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納入試點範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


粗略估計,政府報告中提到的這三項措施如果全部落地,中央將為企業和個人減少繳稅5000多億元。這對於企業和個人,無疑是極大利好。


中國啟動史上最大減稅計劃

用經濟學家馬光遠的話來說,中國啟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誠意的減稅計劃,其意義不僅在於為企業減負,更是要通過全面減稅,構建起一個企業負擔合理、不影響中國經濟競爭力並有利於創新和民生的稅制結構。


減稅力度很大,但這種稅收扶持並不是在「撒胡椒麵」,在不同行業間有明顯的差別,這正與中央供給側改革密切相關。從這一層面,也可獲知中央大力培育新動能,改造和提升傳統動能,形成發展「雙引擎」的構想和決心。


去年以來,小微企業、創新創業企業、科技型企業、跨境電商等行業,無疑是減稅降費的重點領域。這些正是中央政府多次強調的「新經濟」、「新動能」,也正是當下投資的機遇所在。


可以預期的是,這些類別的企業所獲得的政策支持絕非僅稅收降低而已,整個行業營商環境都在呈現出「特別」向好的態勢。如去年以來,中央還拋出了試點「證照分離」,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扶持政策。


基於此,港商可把握此輪減稅良機,看準行業機遇,順勢投資,不僅短期內可享更多政策紅利,從長遠看來,亦可站上中國經濟轉型之「風口」。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