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過往每逢家長日收到不理想的成績單,家長多數傾向要求子女上進努力。時移世易,現時家長面對子女的學習問題,似乎更想從校方和老師處得到解答,希望學校可以為子女制訂獨一無二的教育方案。
曾有家長跟筆者訴苦,在家長日收到子女的成績單,看到中文科成績不理想,瞬間崩潰,萬念俱灰,於是問那位中文科老師兼班主任如何是好。當時,老師只說「多看書多寫作」和「少上網打機」等老生常談。家長對此有點無奈和不滿,她說:「我的小朋友在家中整天看書,尤好中國歷史書,平日只會偶爾上網,說不上沉迷,又不會打遊戲機,很純品,就是中文成績不好,但老師似乎沒有辦法了。」
誠然,「多看書多寫作」和「少上網打機」乃令中文成績進步的大方向;但只說出大方向,沒有準確聚焦,反而會讓家長覺得老師沒有用心觀察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長對老師失去信任,往後就更難溝通了。
也許,老師覺得這樣的回應沒有問題,甚至覺得家長要求老師準確了解各個孩子的個別差異,似乎有點強人所難。不過,這似乎是大勢所趨,家長對學校教學水平的要求愈見提高,如果學校不能滿足家長的需要,有些家長自然會從坊間尋找適當的支援。
例如面對公開考試,不少高中家長認定日校老師未必能夠幫助孩子應考公開試,又明白「逼迫日校老師」教好公開考試是「強人所難」,於是自然會向坊間補習社尋求幫助。曾有老師表示上中文課時,同學桌面上都是補習老師的筆記,他們信任坊間的補習老師可以幫助自己奪取佳績,於是放棄日校的課堂,老師因此覺得很沮喪。筆者盼望這種情况,只屬個別例子。
家長對中學的3點要求
其實,家長對現時中學的要求,可以簡化為以下幾點:
(1)能夠獨立地了解孩子學習上的需要。
(2)能夠提供適切和見效的建議。
(3)保持緊密的溝通,若可隨時發問(上課和非上課時間)則更好。
坦白說,要做到以上3點,老師須具備學科專業知識,也需要觀察入微、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况,更需要的是時間。不過,應該有不少學校和老師會覺得難以做到這3點。畢竟一班多則三四十人,少則20餘人,要個別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的確不容易,再要為他們提供能見效的建議,自然更是難上加難。
直資學校有條件做到的4件事
不過,家長對於現時的教育服務有這些要求,是不爭的事實。要妥善回應他們的要求,也是事在必行。至於學校和老師怎樣能夠滿足家長這幾方面的要求,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筆者尚未有一個周全的方案。不過,筆者認為,可以從幾方面入手,而資源較多、調配較自由的直資學校,相信更有條件可以做到以下的事:
(1)降低師生比例,實行小班教學,老師任教每班的人數在15人至20人之間,方便老師貼身跟進。
(2)老師為每個同學製作學習概覽,將他們的大部分功課、測驗付諸掃描存檔,既方便跟進分析,也可以讓家長適時參考。
(3)多安排堂課,因為堂課才能真正反映學生的實力。同學處理堂課時,老師應緊密了解學生做堂課時的情况,例如寫字的習慣(如小動作等)、答題的時間分配等。
(4)推行「師徒式」的培訓老師方法,由富有經驗的老師向新老師示範教學方法,讓新老師可以盡早裝備自己,以提高教學效能。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拋磚引玉,期望各界同工為提高學與教質素而繼續努力。
作者是現職教師
曾有家長跟筆者訴苦,在家長日收到子女的成績單,看到中文科成績不理想,瞬間崩潰,萬念俱灰,於是問那位中文科老師兼班主任如何是好。當時,老師只說「多看書多寫作」和「少上網打機」等老生常談。家長對此有點無奈和不滿,她說:「我的小朋友在家中整天看書,尤好中國歷史書,平日只會偶爾上網,說不上沉迷,又不會打遊戲機,很純品,就是中文成績不好,但老師似乎沒有辦法了。」
誠然,「多看書多寫作」和「少上網打機」乃令中文成績進步的大方向;但只說出大方向,沒有準確聚焦,反而會讓家長覺得老師沒有用心觀察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長對老師失去信任,往後就更難溝通了。
也許,老師覺得這樣的回應沒有問題,甚至覺得家長要求老師準確了解各個孩子的個別差異,似乎有點強人所難。不過,這似乎是大勢所趨,家長對學校教學水平的要求愈見提高,如果學校不能滿足家長的需要,有些家長自然會從坊間尋找適當的支援。
例如面對公開考試,不少高中家長認定日校老師未必能夠幫助孩子應考公開試,又明白「逼迫日校老師」教好公開考試是「強人所難」,於是自然會向坊間補習社尋求幫助。曾有老師表示上中文課時,同學桌面上都是補習老師的筆記,他們信任坊間的補習老師可以幫助自己奪取佳績,於是放棄日校的課堂,老師因此覺得很沮喪。筆者盼望這種情况,只屬個別例子。
家長對中學的3點要求
其實,家長對現時中學的要求,可以簡化為以下幾點:
(1)能夠獨立地了解孩子學習上的需要。
(2)能夠提供適切和見效的建議。
(3)保持緊密的溝通,若可隨時發問(上課和非上課時間)則更好。
坦白說,要做到以上3點,老師須具備學科專業知識,也需要觀察入微、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况,更需要的是時間。不過,應該有不少學校和老師會覺得難以做到這3點。畢竟一班多則三四十人,少則20餘人,要個別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的確不容易,再要為他們提供能見效的建議,自然更是難上加難。
直資學校有條件做到的4件事
不過,家長對於現時的教育服務有這些要求,是不爭的事實。要妥善回應他們的要求,也是事在必行。至於學校和老師怎樣能夠滿足家長這幾方面的要求,是一個複雜的問題,筆者尚未有一個周全的方案。不過,筆者認為,可以從幾方面入手,而資源較多、調配較自由的直資學校,相信更有條件可以做到以下的事:
(1)降低師生比例,實行小班教學,老師任教每班的人數在15人至20人之間,方便老師貼身跟進。
(2)老師為每個同學製作學習概覽,將他們的大部分功課、測驗付諸掃描存檔,既方便跟進分析,也可以讓家長適時參考。
(3)多安排堂課,因為堂課才能真正反映學生的實力。同學處理堂課時,老師應緊密了解學生做堂課時的情况,例如寫字的習慣(如小動作等)、答題的時間分配等。
(4)推行「師徒式」的培訓老師方法,由富有經驗的老師向新老師示範教學方法,讓新老師可以盡早裝備自己,以提高教學效能。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拋磚引玉,期望各界同工為提高學與教質素而繼續努力。
作者是現職教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