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跌17點,收報20,666點,成交金額653億元。港股於100天線前窄幅上落,遲遲未能破位,但暫時也沽壓不大,歐洲恐襲亦對午後市况有少許影響。但當地股市很快便回穩,德國DAX指數由最多跌逾2%收窄至近乎持平,而回顧上次巴黎恐襲,市場也很快就穩定下來,料事件對中港股市影響不大。另一新形勢是聯儲局刻意為加息預期升溫,三藩市及亞特蘭大兩位聯儲銀行行長均警告4月可能加息,亞洲股市反彈勢頭受阻,A股下跌。可以的話,全球央行均希望能無止境地寬鬆下去,但一切還得看美國通脹的走勢。
外媒爆出人行在去年7月向聯儲局求助後,人行也立即識做,在微博澄清行長周小川在發展高層論壇上的講話中,並無任何「鼓勵儲蓄入市」的字眼。講話的原意是指解決中國借貸比例高的辦法,其中之一是股本融資,而有券商解讀這意味認購新股,而非在二級市場融資炒股。
兩者當然有分別,但IPO和二級市場並非全無關係的兩個市場,若上證指現在處於1000點,筆者也不相信仍會有IPO吧。要引導儲蓄認購新股,也得股市暢旺有賺錢效應,無限期推遲註冊制是其中一步,中證金重啟轉融資並減息是另一步,昨日又有指部分銀行開始重啟一對一單帳戶配資業務,槓桿率大概在1:1.5到1:2.5之間,控制在1:2.5以內,配資成本大概在6.5%。
投資者趕先入場 讓後來者埋單
當然,始終是人行澄清,券商、內險等炒A股的工具難免受壓,但相信只是借勢調整,例如券商股多已突破保歷加通道頂部的,無論是否有消息,也有調整需要。只是中央澄清,但姿態上卻全不是那一回事,暫時仍不是進取地放水推升大市,惟政策方向已確立,重點就是盡快入場,好讓後來者埋單,故上周新增投資者數目高達52.7萬人,按周升近11%,為連續第5周上升。
儲局官員籲4月加息 或為警告中國
四大央行政策上驚人地一致,市場激辯是否在G20美儲局成員會議達成的秘密協議。假設有,也很可能是一些短暫的共識,各國有各自顧慮,一方有變,所有協議也會出現問號。
聯儲局上周才舉行議息會議,僅堪薩斯聯儲銀行行長喬治投下反對票,而一周還不夠,便有另外兩位地區聯儲銀行行長呼籲4月加息。若說擔心通脹,核心數字早於會議前公布了,並不合情理。筆者覺得是說給中國聽,警告不要再亂出政策,尤其是國家牛,但面對聯儲局來勢洶洶,中國外管局綜合司司長王允貴立即隔空回應,中國已制訂了計劃以應對下一次美聯儲加息,未來不排除對短期跨境資金流動採取托賓稅。
外管局隔空回應 已有應對方法
中美關係頗為微妙,不存在你勝我敗,兩者政策必須配合,否則人民幣真的大幅貶值,美國和全球亦會同樣陷入困境。雙方會有口水戰,但不會有兩敗俱傷甚至同歸於盡之舉。然而聯儲局始終不是全球央行,當本土通脹壓力愈來愈大,為了維持信譽也只能再加息。但2年期債息並未受聯儲局「轉軚」而上升,反映市場對此並不在意,新興市場短期升浪相信仍未結束。昨日靜市偏強的多為藍籌,長和系、騰訊(0700)、港交所(0388)、中國人壽(2628)等,中型股則有石藥(1093)、昆能(0135)、南車時代(3898)等。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外媒爆出人行在去年7月向聯儲局求助後,人行也立即識做,在微博澄清行長周小川在發展高層論壇上的講話中,並無任何「鼓勵儲蓄入市」的字眼。講話的原意是指解決中國借貸比例高的辦法,其中之一是股本融資,而有券商解讀這意味認購新股,而非在二級市場融資炒股。
兩者當然有分別,但IPO和二級市場並非全無關係的兩個市場,若上證指現在處於1000點,筆者也不相信仍會有IPO吧。要引導儲蓄認購新股,也得股市暢旺有賺錢效應,無限期推遲註冊制是其中一步,中證金重啟轉融資並減息是另一步,昨日又有指部分銀行開始重啟一對一單帳戶配資業務,槓桿率大概在1:1.5到1:2.5之間,控制在1:2.5以內,配資成本大概在6.5%。
投資者趕先入場 讓後來者埋單
當然,始終是人行澄清,券商、內險等炒A股的工具難免受壓,但相信只是借勢調整,例如券商股多已突破保歷加通道頂部的,無論是否有消息,也有調整需要。只是中央澄清,但姿態上卻全不是那一回事,暫時仍不是進取地放水推升大市,惟政策方向已確立,重點就是盡快入場,好讓後來者埋單,故上周新增投資者數目高達52.7萬人,按周升近11%,為連續第5周上升。
儲局官員籲4月加息 或為警告中國
四大央行政策上驚人地一致,市場激辯是否在G20美儲局成員會議達成的秘密協議。假設有,也很可能是一些短暫的共識,各國有各自顧慮,一方有變,所有協議也會出現問號。
聯儲局上周才舉行議息會議,僅堪薩斯聯儲銀行行長喬治投下反對票,而一周還不夠,便有另外兩位地區聯儲銀行行長呼籲4月加息。若說擔心通脹,核心數字早於會議前公布了,並不合情理。筆者覺得是說給中國聽,警告不要再亂出政策,尤其是國家牛,但面對聯儲局來勢洶洶,中國外管局綜合司司長王允貴立即隔空回應,中國已制訂了計劃以應對下一次美聯儲加息,未來不排除對短期跨境資金流動採取托賓稅。
外管局隔空回應 已有應對方法
中美關係頗為微妙,不存在你勝我敗,兩者政策必須配合,否則人民幣真的大幅貶值,美國和全球亦會同樣陷入困境。雙方會有口水戰,但不會有兩敗俱傷甚至同歸於盡之舉。然而聯儲局始終不是全球央行,當本土通脹壓力愈來愈大,為了維持信譽也只能再加息。但2年期債息並未受聯儲局「轉軚」而上升,反映市場對此並不在意,新興市場短期升浪相信仍未結束。昨日靜市偏強的多為藍籌,長和系、騰訊(0700)、港交所(0388)、中國人壽(2628)等,中型股則有石藥(1093)、昆能(0135)、南車時代(3898)等。
[江宗仁 還看今朝]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