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華置轉戰海外 20億購倫敦商住樓 近年頻賣港物業 投資組合轉型長青網文章

2016年03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6年03月23日 06:35
2016年03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不停出售中港物業,「大劉」劉鑾雄旗下的華人置業(0127)終於出手5年來首項收購,公司昨日宣布,以20.48億元買入英國倫敦市中心一棟商住物業,目前每年租金收益大約5400萬元。分析認為,華置終於肯收購,一來帶出仍然有意發展的信息,另一方面亦意味其開始轉向海外尋找高回報資產。


明報記者 陳子凌

華置昨日收報18.9元,跌1.56%。是次收購的物業坐落倫敦Oxford Street(牛津街)第61至67號及Soho Street(蘇豪街)第11至14號,於去年建成,物業提供零售、寫字樓及住宅單位,每年總租金為5396.8萬元,其中包括了目前空置的第四層辦公室550.9萬元租金保證。據了解,該辦公室樓層已有意向租客,估計短期內將簽訂租約。


每年總租金5397萬元

華置過去兩年接連將The One、新港中心、美國運通大廈、皇室堡等香港核心收租物業及內地資產沽售,同時大手派息逾200億元,公司上周公布業績,去年租金收入便按年大跌三成,令市場對華置的持續經營抱有疑問。


華置解釋,是次收購的物業會作長期資本增值及租賃用途,亦有助集團在英國的業務發展。據華置年報,其目前於倫敦擁有一棟甲級寫字樓River Court,去年帶來約1.8億元租金收入,加上今次收購的倫敦商住物業,在失去多項香港物業後,海外租金收入比例或會超越香港。


信誠證券﹕拓海外物業比例將增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認為,香港經濟情况差,未來一段日子租金收入難有較大上升空間,而歐洲已疲弱幾年,不乏平價而回報較高的優質資產,因此華置趁沽售中港物業後手上資金較足的情况下,收購海外物業提升租金回報,也是進取的表現,從其買賣取向而言,相信華置正重新整合其收租物業組合,海外物業比例可能有明顯提高。


不過,另有分析員認為,今次華置僅以20億元買下年租金才5400萬元不到的物業,比起其近年沽售逾500億元的物業比較只是「九牛一毛」,除非未來繼續有大動作,否則是次收購對改善收入表現幫助有限。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